初秋8月,站在乌海能源公司平沟煤矿9号渣堆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山脚下仰望,昔日黑色的渣堆如今已身披绿装,料石砌成的方形网格中,各式花草长势正旺,犹如一面巨大的绿墙,将矿区装扮得生机勃勃。
绿植顺利“落户”矿区渣堆,本就是一个生态奇迹。矿区治理区干旱少雨多风,再加上土壤呈强碱性,生态十分脆弱。近年来,乌海能源公司积极开展矿区生态修复应用研究与示范研究工作,重点调查了乌海及周边地区的本土化植物,筛选出近40种典型植被进行模拟及现场试种实验,最终筛选出12种宿根植物投入乌海能源公司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平沟煤矿9号渣堆种植的就是这12种植物。
爱绿、护绿,最好用、最实在的方法就是让植物在炎热的夏秋季节“喝饱水”。但渣堆垂直落差大,高地风速大,蒸发量也大,导致渣堆灌溉用水量巨大,仅9号渣堆治理面积就有17.2万㎡,绿化用水成为平沟煤矿一笔不小的支出。据估算,平沟煤矿每天产生的矿井水恰好和每日消耗的绿化灌溉用水量差不多。
为何不将闲置的矿井水用于渣堆绿化和厂区绿化呢?
时间不等人,说干就干。机电队设计图纸、出施工方案,各生产区队做防渗、井上井下新铺设管道1.3公里……对平沟煤矿绿化灌溉系统进行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造就这样开始了。不到一周的时间,7月初,新的灌溉管网正式投入运营。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矿井水酸碱度适中,很对植物的“胃口”。用矿井水灌溉一个多月来,渣堆上的植物生长得越发精神抖擞,绿得油亮,彻彻底底在矿区扎下根。
矿区黑渣堆上成功种植并养护“绿金”的背后,靠的是来自井下的“生态水银行”。矿井水不仅让渣堆绿植不再“干渴”,还实现了生态用水、节约用水、水资源循环利用,为乌海市绿色矿山建设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