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矿山播绿绽芳华

来源:通辽日报时间:2022年07月26日编辑:胡丽楠
导读: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走进南露天煤矿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现场,只见碧草随风摇曳,波斯菊热烈绽放,景观优美宛若一处精致的花园。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走进南露天煤矿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现场,只见碧草随风摇曳,波斯菊热烈绽放,景观优美宛若一处精致的花园。这一片翠绿、一种宁静,并非造化之功,而是以一裙钗女子为首的“绿色卫士”们用几年的辛苦付出换来的,她就是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公司南露天煤矿生态环保部主任李苗苗。


为持续巩固矿山生态修复成果,每年春季,李苗苗和她的团队都会在复垦修复区域开展植被补种补植工作。


作为全国五大露天矿山之一的南露天煤矿,迄今已有40余年的开采历史,由于降深严重,部分排土场坡度较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2018年,刚刚给小儿子过完1周岁生日的李苗苗,还没来得及适应工作和家庭两头兼顾的生活,就临阵受命担负起绿色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重任。


从采矿跨界到生态治理,虽然困难重重,但她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无论如何都不能退却。当时,李苗苗的爱人因为工作原因不能经常回家,作为一个“新手妈妈”,她常常要在哄睡孩子之后才开始工作。通宵达旦的日子、千头万绪的工作并没有打倒她,编写设计方案范书、招标采购结算,参与编写绿色矿山建设规划验收技术方案、整个排土场土壤改造试验以及供水系统设计工作……3100多个小时深夜伏案工作、上百个占满电脑桌面的文档、无数条与专家请教的微信记录换来了13887棵乔木、179.61万株灌木、12626多亩牧草的“绿色答卷”。


江河多曲折,道路非笔直。2020年全区绿色矿山建设推进会在霍林郭勒市召开,李苗苗和她的团队迎来了生态修复工作的一次自治区级检验。“因为没有现有规范和同类地质条件的参考经验,生态治理工作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前行。由于矿区土壤多由有机质含量较低、固氮能力较差的土壤组成,即便覆上了超500毫米的黄土,土壤的存水能力依然很差,水的问题成了整个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的头等难题。”李苗苗说。


2020年的雨水不错,但矿山却意外大旱,十公里外的市区大雨倾盆,偏偏矿山上连续53天滴雨未下,万亩排土场只能用矿山上的疏干水人工浇灌,但如此多的绿化场地,仅仅依靠人工浇灌显得捉襟见肘,眼看着周边的草原都绿了起来,矿山上却没有多少起色,李苗苗心急如焚。就在她一筹莫展之时,天公作美,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滋润了干渴已久的矿山。“那场大雨持续了一夜,我也兴奋得整整一夜没有合眼,那晚的雨滴声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李苗苗至今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就这样,在她和团队的全身心投入下,矿山上的植被日渐茂盛,最终以高于标准分72.83分的成绩顺利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级绿色矿山评审验收。


天多冷、风多大、工程多特殊、路径多复杂,都无法动摇李苗苗搞好生态修复的坚定信念。4年间,面对压力与挑战,她带领团队让南露天煤矿水土流失防治率达到了95%,土壤养分提高了1—2个等级,地表腐殖利用率达到了100%,1.26万亩排土场披上“绿装”。


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奉献芳华,对事业的执著专注和精益求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20年荣获通辽市“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被评为国家电投集团“巾帼标兵”。


“无奋斗,不青春。本领和能力成长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地磨砺和摔打中奋起前进。”李苗苗说,“作为一名年轻人,我相信那些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的奋斗岁月,终有一天也将成为我们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