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乡村振兴局了解到,呼和浩特市开展农居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各旗县区已累计出动清运车辆3408辆,清理垃圾5397吨、废弃杂物55394.8吨、河塘沟渠6397处、卫生死角7549处。组织动员村民投工投劳40202人,发放宣传资料7300份。配备、新建垃圾池(垃圾箱、桶)803个(处),整治村点1405个。
据悉,在农居环境治理的细节工作方面,呼和浩特市积极推进。其中,在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工作中,呼和浩特市明确改建目标3万户,普及率将达到90%,特别是沿黄10公里范围内重点村庄将实现卫生户厕“全覆盖”。
在梯次推进污水治理工作中,目前,呼和浩特市共建成16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今年,呼和浩特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将达到52%以上,有望提前实现5年目标。
在健全收运处置体系工作中,呼和浩特市区周边村镇已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生活垃圾治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旗县乡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80%以上,无害化处理行政村占比31.08%,较去年提升12.53%。目前,各旗县区已建成生活垃圾转运站73座,配备各类垃圾转运车92台,设置垃圾箱(桶)9600个。呼和浩特市在运行生活垃圾填埋场9个、焚烧炉3座、旱式公厕1209座、水冲公厕124座,并配备专(兼)职清扫保洁人员2816人。
在不断提升乡村风貌工作方面,2022年,呼和浩特市有57个村列入“自治区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现已完成绿化新增面积1184亩,提升改造面积1018亩。清水河县正在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武川县正在创建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呼和浩特市续建农村公路联网里程63.3公里,已完成投资950万元。截至目前,我市已有6个村入选传统村落,3个村被评为国家级美丽乡村,4个村被评为自治区级田园综合体,3个县(区)评被为自治区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在推进村规民约工作方面,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已获选全国文明村镇9个、自治区级文明村镇88个、市级文明村145个,各级文明村镇比例超过村庄总数的60%。
在积极打造示范样板工作方面,目前,各旗县区已申报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63个,正在积极建设中,并计划召开呼和浩特市乡村振兴现场会,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示范引领各旗县区比学赶超。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