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海海南区积极服从国家大局、服务国家战略,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以拼搏实干的劲头,攻坚克难、逐梦前行,坚决扛起黄河入蒙首站首责,积极探索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近日,记者走进呼珠不沁希勒石灰石矿区治理现场看到,各类型工程车辆整齐停放在指定区域,已进场作业的施工车辆隆隆作响,洒水车按计划洒水,防止发生治理过程中的二次粉尘污染。工人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进场作业,巨大的蓄水池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
呼珠不沁希勒石灰石矿区位于海南区拉僧庙镇境内,老石旦居民区以东,南北长约7000米,东西长约1100米,石灰岩矿产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有良好的露天开采条件和运输条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石灰岩矿产资源的开发,曾经为海南区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作出过贡献,由于历史原因,曾经的粗放式开发和环保意识没有跟上,给矿区生态环境和地质地貌造成严重破坏,生态修复历史欠账较多。2008年,海南区依法关闭一批石灰岩矿山并拆除了生产设备,加强矿区人员管理,逐步拉开呼珠不沁希勒石灰石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序幕。
2021年8月,呼珠不沁希勒石灰石矿区被纳入自治区《乌海及周边地区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海南区针对矿区环境问题进行研究论证,统筹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区环境整治。2月14日,海南区组建专项工作组,负责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2月16日,海南区城投公司、专项工作组进场实施矿区1号项目区治理工程。3月12日起,海南区组织11个部门对矿区治理区域开展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截至目前,海南区累计投入资金1200万元,拆除、清除地表建筑1.9297万平方米,清理固体废弃物57.069万立方米,平整场地6.57万平方米,覆盖黏土1.278万立方米,建设3万立方米蓄水池1座。
呼珠不沁希勒石灰石矿区治理区域约4.5平方公里,分为4个项目区进行施工。矿区治理区域按照“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先难后易、分片实施”原则,通过岩石削坡、边坡整形、场地平整、植被恢复等手段,最终实现消除矿区治理区域地质灾害隐患,改善矿区地质环境,重塑地质地貌,恢复治理区域植被,提高土地利用价值。
谈及呼珠不沁希勒石灰石矿区治理区域的技术难度,现场施工人员介绍,由于石灰岩颗粒细微,在施工中容易造成二次粉尘污染,地面土壤渗水性很强,对施工造成较大干扰。针对该矿区治理区域的技术难题,施工人员因地制宜制定措施,最大程度上克服技术难题,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治理成本。
施工人员拆除矿区治理区域的废弃建筑物,清运回填至露天矿坑,对区域内废弃黏土矿坑修整成蓄水池后,收集自然降水、工业中水和黄河汛期来水,用于区域治理降尘和生态修复。之后进行平整、黏土覆盖并绿化,种植适合区域生长的耐旱、耐碱植被,同时把治理过程中产生的矿渣等有价资源交由区国资委履行处置手续后进行挂网拍卖,所得收入将上缴地方财政作为海南区环境整治项目资金使用。“通过削坡减荷、植被恢复等工作,我们将最大限度解决环境问题,按照规划,矿区治理区域布局设置了工业广场,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和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同行。”海南区城投公司总经理马君说。按照规划,呼珠不沁希勒石灰石矿区治理区域2025年将完成治理。
近年来,海南区以铁腕整治环境突出问题,深入推行环保网格化管理,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坚决防止重大污染事件发生;大力实施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工程,推进重点企业脱硫、脱硝、除尘技术改造,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大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以广纳集团骆驼山矿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为标杆,推进煤矿采空区自燃、矸石自燃、渣土扬尘等方面治理取得新成效,持续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长制,实施网格化管理,完成黄河海南段综合整治工作,完善城镇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促进区域水质稳步提升。2020年,海南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72天,较“十二五”末增加28天;完成哈布其干沟治理、黄河岸线二期防护工程,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城区综合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辖区黄河水质达到二类标准。
让环保扎根现在,用绿色昭示未来。海南区正在加速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短板,用更多的蓝天白云为群众的获得感“加码”。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