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旗着力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来源:乌兰察布日报时间:2022年06月01日编辑:张雅娟
导读: 近年来,四子王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争创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旗县,构筑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让天更蓝,草更绿。

四子王旗地处祖国北疆边陲,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旗,“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成为全旗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坚守的一份信念。近年来,四子王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争创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旗县,构筑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让天更蓝,草更绿。


生态恢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为了再现昔日秀美草原,造福边疆人民,四子王旗把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因地制宜,“靶向”诊治,依托京津风沙源、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项目工程建设,下大力气进行修复治理,全旗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现状得到有效控制,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荣膺“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


四子王旗草原以温性荒漠草原为主。经过10年来的保护建设,全旗划定禁牧草原1167.6万亩,草畜平衡1582.84万亩,荒漠草原披上绿装,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监测数据显示,全旗平均草群覆盖度从2011年的18%增加到2020年的29%,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到95.8%,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46%。


如今,每逢盛夏,四子王旗牧草青绿,草长莺飞,牛羊成群,野花遍地,灌木柠条茁壮旺盛、郁郁葱葱,到处是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黄羊、狼、狐狸、鹰隼、雪豹等国家野生保护动物也频频现身,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绿色发展 实现产业生态“双赢”


四子王旗是一个典型的农牧结合地区,农牧业产业条件得天独厚,文化旅游资源富集,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四子王旗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生态,积极探索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绿色财富,大力发展马铃薯、肉羊、肉牛产业,走种养结合、以种促养的生态高效型设施农牧业;深入实施“旅游+”“+旅游”战略,推动文旅融合,打造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促进全旗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和谐发展。通过充分盘活生态资源,发展壮大绿色产业,让农牧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子王旗始终坚守生态底线,实现绿色发展,把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抓,严守草原生态红线,严格执行“林草长制”,全面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毫不松懈地推进矿山环境整治,认真落实各项节能减排措施,切实强化生态环境综合监管,保护好建设好草原生态环境,守好一片蓝天,守牢一片净土,让绿色生态成为鲜明底色。


特别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形势下,四子王旗立足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优势,全力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一批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纷纷落地见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新贡献。目前,全旗共有国电、中电投等13家风光电企业入驻,规划风光电装机容量1700万千瓦;国电投600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和三峡集团200万千瓦“源网荷储”项目正在建设,项目建成后风光电装机总容量达909万千瓦。如今,一座座风机、一排排光伏电板矗立在茫茫草原,与蓝天白云绿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产业与自然相融的美丽画卷。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