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守护“绿水青山” 开拓“金山银山”

来源:通辽日报时间:2022年05月23日编辑:张雅娟
导读: 近年来,科尔沁区庆和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打造祖国北疆绿色屏障为己任,全面推进“产业林果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描绘林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乡村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近年来,科尔沁区庆和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打造祖国北疆绿色屏障为己任,全面推进“产业林果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描绘林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乡村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从搭建平台到做强机制,现代林业驶入高质高效“快车道”


2000年,为了改善科尔沁沙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生态环境,中国记协响应中央提出的“为21世纪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中华”的号召,倡议全国新闻从业人员每人捐种一棵树,营造“中国记者林”,并确定科尔沁区为万亩中国记者林栽植地,庆和镇便是其中一个项目区,全国75万新闻从业人员积极响应,历时两年,造林1.4万亩、植树75万株,“中国记者林”为科尔沁区树立了一座绿色的丰碑。从2001年开始,科尔沁区广大共产党员深入田间地头,历时两年,造林856亩、植树14万株,建设“科尔沁区党员林”,履行党员使命,根植红色信仰。二十年风沙渐息,二十载青春梦圆。一代造林人,实现了由“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的梦想,如今,这份梦想仍在延续。


近年来,庆和镇“颜值”一路飙升,镇林业站以打造“绿色生态小镇”为目标,牢牢锁定森林数量、森林质量、综合效益“三提升”发展目标,在扩大增量上做“加法”,千方百计增加森林面积;在优化存量上做“减法”,将宜林荒山和无立木林地全部种上树;在提高质量上做“乘法”,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特色产业,着力实现林业全产业链增值和市场化带动。高标准完成林业补植补造,借助陕西海天制药、欧投行和蚂蚁森林等项目,栽植以沙棘、文冠果、锦绣海棠、山杏、山楂等经济林4.2万亩,高标准完成了无立木林地整改工作,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享。


2021年,庆和镇林长制办公室揭牌,进一步明确了“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齐抓共管”的合力落到实处。2022年,该镇林业站被列为标准化林业工作站示范项目。


从传统林业到融合创新,打造世世代代用不尽的“金山银山”


1984年,庆和镇南发村村民张少华卖了房子、卷上铺盖、带着家人,搬进了沙坨子,一步一棵苗,一步一碗水,绿了黄沙白了头,历时6年植树造林3600亩。2018年,张少华的孙子张伟来到这片树林,在林间撒下3000只鹅雏,短短四年,在3000只“带头鹅”的带动下,庆和镇林下白鹅养殖突破30万羽。


三十八年,治沙的愿望绽放出致富的花朵。在庆和镇,这种土地披上“绿被子”、产业建成“钱罐子”、群众口袋装进“红票子”的故事到处都在上演。


2018年12月,庆和镇紧紧抓住陕西海天制药集团到科尔沁区考察项目的契机,借助区委、区政府招商引资东风,积极主动对接,成功流转林地3万亩作为通辽市沙棘科技有限公司中蒙药材种植基地,实现1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00万元,为各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获得了“第一桶金”。一业兴,百业兴,随着通辽市沙棘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壮大,推动了庆和镇“沙棘小镇”“中医药种植示范镇”建设。


近年来,庆和镇念好“林字经”,打好“特色牌”,充分挖掘中蒙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优势,实现从中蒙药地产药材种植加工到可有效替代抗生素(替抗)的中药材饲用产品开发的全产业链发展。现已建成中药饮片加工厂1处,种植沙棘、黄芪、桔梗等中蒙药材3万亩,带动村集体和农户个人从事中蒙药材种植1000亩以上,带动村集体增收超过3000万元,为下一步打造中蒙药产业园及康养小镇综合体项目奠定基础。


沿着星罗棋布的乡间路,穿过灿若云霞的沙棘树丛,风声渐息。沙棘产业的发展,不仅让“荒山”变“绿岭”,更推动了全镇劳务输出服务业发展,帮助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多赢。通辽市沙棘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可带动农户年务工收入超500万元,到沙棘盛果期后,可带动农户年务工收入超过3500万元。


从生态修复到绿色文明 农村成为宜居宜业新家园


道路干净整洁,农房黛瓦白墙,绿植错落有致,百花馨香争妍……走进如今的庆和镇,驱车十里赏飞花。


应绿尽绿,宜绿皆绿。近年来,庆和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品质庆和 品牌庆和”的目标,深入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巩固生态修复成果,建设“绿色庆和”。深入推进的“厕所革命”,实施水厕和旱厕改造2132户,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家园增绿等活动,累计栽植杨树、樟子松等防风树木1万株,组织各党支部依托“主题党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载体,广泛发动党员群众,狠抓沿线重点村屯改造及环境整治,共出动1.8万人次,全力提升村镇颜值。大力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鼓励农户“房前屋后”发展庭院经济,栽植菊花、锦绣海棠、芍药等,完成庭院菜园化、果园化、花园化“三化”1.2万户,让农家小院成为“百花园”和“增收园”。2021年,庆和镇庆和村获评通辽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村,被自治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自治区级卫生乡镇。


村庄干净了、变美了,村民的精气神也有了新的提升。


走进庆和镇永合屯村,锦绣海棠点缀在道路两旁,红珠赤玉,夹岸芳菲。说起永合屯村种植锦绣海棠第一人程淑清,大家都竖起大拇指。2015年,程淑清受到“生态林业”的启发,种植70亩集中连片锦绣海棠,成为该村“林下经济”致富第一人。自家有了挣钱的门路,并没有忘记乡邻。她把经验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大家,并吸纳安置本地剩余劳力160多名,为大家带来务工收入近2万元。在她的带动下,永合屯村锦绣海棠种植户发展到13家。时至今日,庆和镇锦绣海棠种植超过5000亩,成为了全镇特色产业之一。


层林叠翠、四季花漾、瓜果飘香……庆和镇以“绿”为笔,擘画宜居宜业生态小镇,一股清新之风在广袤田野上吹拂,让村民生活更加安心舒心。


小康岁月千林秀,大美山川万象新。展望未来,庆和镇将勇当“绿水青山”守护者,争当“金山银山”开拓者,护绿固本让生态底色越来越靓,化绿出新让发展特色越来越浓,点绿成金让民生成色越来越足,让绿水青山“流金溢彩”,秀美庆和“万物竞发”。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