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经内蒙古843.5公里,沿线有草原、湿地、沙漠、戈壁等多种自然景观,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全地域全过程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全领域全方位推动发展绿色转型战略实施,沿黄各盟市以“绿”为底,擎画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心和霍林河中上游交汇地带的科右中旗水系丰富、生态良好,其“山水林田湖草沙”的自然肌理,不仅承载着农村牧区农畜生产的基础功能,更催生了乡村休闲旅游的时代风尚。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南北朝民歌所描述的地方,就位于如今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别称青城,是蒙古语“青色的城”的简称。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率先实施数字化生态修复技术,...
作为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兴安盟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立盟之本、发展之基,先后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十三五”以来,已累计完成义务植树2200万株。。
通辽市科左后旗林业和草原局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绿色优势,推进全域生态化、生态园林化、园林产业化,将生态底线变为发展热线,推动生态惠民、绿色富民。
暮春四月,草长莺飞,春意盎然。在这美好的时节里,放眼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林木葱茏,油松挺拔,白桦亭亭,万木峥嵘,又是一番别样的美景。
2022年,内蒙古将进一步加快实施重大能源项目建设,计划实施亿元以上能源项目262个,约占内蒙古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40%,与新能源装备制造相关的项目也在内蒙古多地如火如荼地建设着。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1年12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印发《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明确了2025年和2035年的工作目标,强调了内蒙古草原植被盖度要持续稳定在4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