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阿左旗生态严重恶化,以放牧为生的一部分牧民搬迁异地另谋出路。为改善生态环境,阿左旗紧紧围绕“建设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目标,依托黄河重点生态区、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和修复等国家重要生态系统建设工程。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电力企业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并按照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和“力量向项目集中、产业向绿色转型”的思路,紧紧抓住国家推动新能源发展的战略机遇,大力实施新能源发展振兴工程、煤电提质增效工程,在实干笃...
天蓝如洗,层林尽染。仲秋时节,内蒙古大兴安岭迎来多彩“油画季”,山川、河流、森林、云天幻化成一幅幅油画般的秋景。人们漫步于层层叠叠的渐变色彩中,享受着富氧“森呼吸”。
河湖安澜,则百姓安居。2017年,呼伦贝尔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了河湖清理专项行动,与“清四乱”专项行动无缝衔接。通过全面实施河湖长制,强化水环境污染整治,各项制度体系日臻完善。全市落实四级河湖长2100余人,河湖面貌不断焕新。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了解到,近日,科研人员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域开展植物种质资源野外调查时,发现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毛披碱草新种群。
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全国首批十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之一,也是目前通辽市单体投入最大的生态工程。工程实施效果,不仅关系到通辽市生态环境质量,还关系到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构筑。
今年,呼和浩特市继续加大建设力度,新建、续建、改造城市绿道300公里,串联水系、公园、道路绿带等绿色空间。据了解,市本级将建青城绿道100公里,预计9月底完工,截至目前,100公里绿道已全部开工,游径基础设施建设完工85公里,两侧绿化景观...
通过一系列保护和修复措施,目前,东乌珠穆沁旗林草生态环境持续恢复改善,草原植被盖度提高了17.6个百分点,达到67.5%;森林覆盖率提高了0.7个百分点,达到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