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区民生支出1454.4亿元,比去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时间:2018年07月13日编辑:阿嘎尔
导读: 自治区保障和改善民生新闻发布会召开。

   昨日,自治区保障和改善民生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发布会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区民生支出1454.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8.7%,比去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有力保障了各项民生事业发展。

  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经过持续努力,我区贫困人口减少到现在的37.8万人。今年自治区计划减贫20万人,9个国贫旗县和13个区贫旗县摘帽。自治区本级预算安排扶贫资金41.87亿元,较上年增长48.1%,各盟市旗县财政也都加大了投入,新增扶贫资金重点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把精准要求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在产业扶贫方面,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主要用于产业扶贫,引导各地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全区有24.4万贫困人口进入产业化链条。在易地搬迁方面,年内计划投资30亿元,完成4.9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搬迁任务。在生态扶贫方面,将林业重点工程的70%安排到贫困地区,为8000名贫困人口提供公益性护林员岗位。在教育扶贫方面,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继续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和孤儿大学新生每人每年发放1万元资助,在31个国贫旗县推进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健康扶贫方面,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医疗保障倾斜政策,全面实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三个一批”行动计划,着力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在社保兜底方面,将符合条件的16.35万贫困人口纳入农村牧区低保范围,为4.65万名建档立卡未脱贫人口代缴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

  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围绕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重点加强高校毕业生、农牧业转移人口、城镇失业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上半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9%,211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持续加大创业扶持力度,调整了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6亿元,通过创业带动1.2万人实现稳定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形成培训品牌110个。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行动,发放稳岗补贴资金3592万元,惠及职工1.9万人。

  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截至6月底,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702.9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2150万人、失业保险249.7万人、工伤保险311万人、生育保险306.4万人。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总额预算下的按病种付费工作,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目前全区按病种付费病种数超过100种。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也取得新的进展,在所有医保统筹地区全部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简化结算流程,扩展结算渠道,从6月1日起,可以通过网络、12333手机客户端进行异地就医申报备案,努力方便群众异地就医。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月人均分别提高到647元和462元(分别提高了56元和58元),城乡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基本生活标准年人均分别提高到15804元和10290元(分别提高了876元和1038元)、分散供养基本生活标准年人均分别提高到12900元和8446元(分别提高了1380元和1646元),城乡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均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城乡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分别提高了30元和50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提高了38元),为全区29.2万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全额缴纳意外伤害保险。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全区棚户区改造新开工5.35万套(基本建成5.62万套);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已经开工3万多户。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教育领域补短板工作,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深入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4.12%。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今年上半年竣工学校9所、新开工学校13所。加快改善农村牧区寄宿制学校就餐、洗浴、取暖等办学条件,目前消除明火取暖和厨房土灶台项目已全部竣工。同时,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积极进展。

  此外,我区还努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人民群众创造和谐安全的环境,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持续推进各项民生工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