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聚力发展 做大出口贸易总额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时间:2023年01月13日编辑:刘旭
导读: 车间里机器满负荷运转、工人们站在各种设备前忙个不停,年关将至,内蒙古李牛牛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足马力加紧生产。该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档坚果、葵花籽、南瓜子的加工及进出口贸易,产品远销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车间里机器满负荷运转、工人们站在各种设备前忙个不停,年关将至,内蒙古李牛牛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足马力加紧生产。该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档坚果、葵花籽、南瓜子的加工及进出口贸易,产品远销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我市依托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集群,坚持把外贸转型升级作为推动农产品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基地建设和培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籽仁、番茄和脱水菜3个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入选商务部认定的251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我市拥有220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产品销往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总值的60%以上集中在中东地区。


多措并举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2022年,我市通过引导和鼓励基地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培育农产品领域加工贸易产业,使跨境电子商务和加工贸易占农产品出口的比重逐渐增加;积极培育和发展3个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通关、退税、融资、收汇、信保、物流等进出口环节服务,提升外贸竞争新优势;立足我市基地产业集聚及国际化发展优势,把海外仓建设作为创新国际营销网络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先后有7家企业新开展海外仓营销业务,布局涉及中东、东盟、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年实现海外仓销售额1亿元以上。


在内蒙古五原县大丰粮油食品有限公司,12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葵花籽炒货,这批产品将全部出口到伊朗、德国等国家。通过三年的培育,今年五原县大丰粮油食品公司被自治区商务厅认定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联合48家涉农中小企业统一订单、 统一包装、 统一物流拓展海外市场。


2022年1—11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307.3亿元,同比增长40.9%,其中进口259.2亿元,同比增长41.1%;出口48.1亿元,同比增长39.8%。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全区占比23%,增速高于全区21.4个百分点,稳居全区第一。农产品出口继续领跑全区,2022年1—11月全市农产品出口43.2亿元,全区占比72%,同比增长39.7%,其中籽仁类产品出口35.9亿元(葵花籽28.6亿元、南瓜籽7.3亿元),同比增长28.4%,占出口总额的74.6%。


打造特色农产品出口产业集群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市发挥现代农牧业产业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聚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外贸进出口总额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我市推动2家自治区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1家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培育对象发挥优势,先后引领100多家基地企业进入外贸领域,整体拉动全市出口额累计达11亿元。另外,我市推动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和多元化发展,持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引导企业探索开展加工贸易业务。


此外,为破解基地初加工、低技术、低附加值出口产品比重较大的难题,2020年我市商务部门组织27家企业申报了提升外贸企业竞争力项目和对外投资合作项目,争取提升外贸企业竞争力项目资金2986万元、对外投资合作项目资金313万元。2021年组织43家企业申报了提升外贸企业竞争力项目和对外投资合作项目,争取提升外贸企业竞争力项目资金6386万元、对外投资合作项目资金715万元。


近年来,我市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培育发展“班列经济”,2018年5月首发临河至伊朗德黑兰中欧班列,实现了我市与中亚地区的陆路直通和货物的双向流通;2022年1月12日乌拉特后旗至莫斯科中欧班列发车,截至2022年11月,“乌拉特后旗号”共出口10列、进口17列,货值达3940万美元,密切了我市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贸易,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下一步,我市将实施新一轮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培育建设工程,重点在农产品、中药材、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和进口资源落地加工等领域培育产业链条完整、产品特色鲜明、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外向型产业集群。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