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盟人社局把稳就业作为民生保障的首要任务,围绕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目标,不断创新推出就业惠民举措,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盟城镇新增就业412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645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74人,高校毕业生就业1425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71.5万元,扶持206人成功创业,带动吸纳602人就业;共开办就业重点群体培训班51期,培训学员890人,同时为1489名企业职工开展岗位培训。
今年,盟人社局出政策、拓岗位,多措并举为高校毕业生开拓市场化就业渠道,同时协同教育、民政等部门开发城乡基层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国企国资等政策性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一线就业。同时,我盟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智汇驼乡·鸿雁归巢”高学历引才、国有企业招用等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500人,“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等5项服务基层项目招募高校毕业生766人,累计向36家就业见习单位输送高校毕业生192名。
为了重点保障困难群体就业,今年以来,我盟着力从资金支持保障、补贴政策落实、就业岗位拓展、技能人才培训、重点群体就业等10个方面强化服务、细化措施,加大对企业和市场主体的纾困帮扶力度,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同时,大力实施农牧民劳动力就业促进计划,开展劳动力底数和就业需求摸排,全面核查脱贫劳动力就业信息等数据,建立“一户一档”信息台账,持续推动农牧民劳动力就业增收。为就业困难人员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制定“一人一策”援助计划,精准实施分类帮扶,引导鼓励符合条件的援助对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此外,我盟将就业困难人员及时纳入就业援助计划,对难以通过市场渠道自主就业的,开发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截至11月底,全盟公益性岗位在岗734人,已发放岗位补贴1413.49万元、社保补贴729.63万元。
同时,我盟探索开发了“互联网+智慧社区”模式,以城区2个社区为基层就业示范点,通过社区就业专干全面调查摸底社区就业需求,定期对社区周边各类市场主体和个体工商户等实体岗位需求进行摸排,并及时精准推送给社区居民,以达到“三公里”内就近就地就业的目标。创新“七进七送”形式,推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失业登记、职业介绍、用工指导、权益维护、走访慰问等服务覆盖全体劳动者。推动“人找政策”“人找服务”向“政策找人”“服务找人”转变,搭建服务平台,帮助重点人群就近就地实现就业。积极与银行沟通,为创业者开辟“绿色通道”,简化贷款程序,提升服务质量。
盟人社局局长张晶文说:“就业是‘六稳’‘六保’的关键任务,也是最大的民生和社会稳定之基。下一步,盟人社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不断提升高质量就业,有效防范失业风险,把牢守稳就业基本盘。”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