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突泉县打出促消费“组合拳”

来源:兴安日报时间:2022年09月08日编辑:刘旭
导读: 突泉县围绕产业下乡、消费下乡、智力下乡,促进广大市民下乡投资消费。加强产业下乡支持服务,积极筹备产业技能培训会,培训高素质农民300人,县域内8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已投放产业贷款6.41亿元。

突泉县坚持整体性谋划、特色化布局、品质化多元发展,积极通过政府扶持、节会搭台、企业促销、直播带货等方式,深入挖掘市民消费热点和增长点,并形成传统新兴双向发力,线上线下深度联动促消费模式,持续扩大内需、释放居民消费潜力,让消费场景更多元、夏日消费更具活力。


市民下乡稳步推进


“在离家里不远的城郊,能带着孩子一起耕种土地、看着作物生长,体验农村生活的同时,收获纯天然的食物,很开心。”突泉县县城居民张伟正在认领的菜园内辛勤劳作。


依托近郊优势,探索体验式旅游概念,突泉县启动百亩“城市菜园”项目,以“果丰菜鲜”为主要特点,以“一廊五园”为特色内容,积极助推“市民下乡”,全面激发城乡发展活力,让一三产业多层次融合。


突泉县围绕产业下乡、消费下乡、智力下乡,促进广大市民下乡投资消费。加强产业下乡支持服务,积极筹备产业技能培训会,培训高素质农民300人,县域内8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已投放产业贷款6.41亿元;推进消费下乡旅游升级,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投入衔接资金5670万元,建设明星田园综合体、宝城田园综合体,打造旅游示范亮点。县内景区景点全部对外开放,年内可吸引县内外游客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0万元以上;积极开展智力下乡活动。组织企业骨干、技能专家等,通过现场教学、网上直播等形式开展庭院经济巡回培训6轮,累计培训2000余人。


“夜经济”持续发力


傍晚时刻,突泉县阳光新城小吃一条街迎来了最喧闹的时段。小商贩们在摊位上热情迎客,食客们来回穿梭,一座城市的浓浓烟火气开始升腾……


今年30多岁的冯为宝每天下午五点半准时支摊烧烤,赶上周末,顾客络绎不绝。“我主要做烤面筋,每天营业额在五六百元左右,生意好的时候七八百元左右。”冯为宝满足地说。


城市要有便利的生活设施、亮丽的整体风貌,更要有黑夜中的温暖光亮。逛夜市、品美食、亲子游……丰富的新业态让突泉县“夜经济”多姿多彩。


作为消费新亮点、新动能,突泉县围绕稳市场、惠民生、促消费,各部门“想点子”、出办法,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力,营造多样化的消费场景,持续激发消费潜能,“夜经济”成为带动消费提升、增添经济活力的有效抓手,点亮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无限希望。目前,全县已开市运营的早晚市共6个,为商户提供近900个摊位。


消费券激发活力


年初以来,由兴安盟商务口岸局组织发放的“乐购兴安·助商惠民”消费券引发的消费热潮不断飙升,一浪高过一浪。一时间,消费者定点抢券、按时用券成了很多突泉百姓关注的热点。


在突泉县好邻居超市,人来人往的购物者中,使用商超券的顾客不在少数。“我今天购物一共花了123块钱,使用了商超券,付了98元,这个活动真实惠,希望以后能多搞一些。”顾客刘志朋高兴地说。


实惠诱人的消费券不但激发了广大市民的领券热情,拉动了居民消费,还促进了线下零售市场回暖。


为保障全县内贸经济稳中向好,突泉县今年以“乐购兴安·助商惠民”系列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全县的消费促进活动,确保月月都能有活动,线上线下齐发力,促进居民消费提质扩容。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