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乌海海区残联在辅具适配、康复救助、就业帮扶、文化服务等多方面下功夫,让残疾人在无处不在的帮扶支持下,感受到了来自政府和社会的温暖。
辅具适配走向个性化
2020年开始,乌海海区残疾人辅具适配工作正式由普及型适配向个性化适配转变,截至目前,共为749名残疾人适配了849件辅具,补贴金额109.87万元。
“实行辅具个性化适配和补贴制度,解决了以往辅助器具采购周期长、种类少,缺乏公平性、及时性、有效性以及辅具资源浪费等问题,可以满足不同经济条件的残疾人需求,减轻困难残疾人家庭经济负担。”乌海海区残联理事长胡海霞说。
今年,乌海海区残联还开展了辅具适配进家庭活动,截至目前共为26名重度肢体残疾人入户适配辅具,并且一对一、面对面为他们讲解辅具适配补贴指导目录、补贴标准、申请和审批补贴流程及相关要求。与此同时,海区残联开展了村(社区)配发基础性辅具器具免费租赁活动,为团结新村和馨社区配发基础辅具普通型轮椅5辆、双拐8副,并签订《海勃湾区残联辅助器具免费租赁服务协议》,双方明确了协议内容、移交辅具实物、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等事项。
精准实施康复救助
为了更好地帮助0-7岁残疾儿童康复,海区残联与市妇幼保健院签署了《关于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与定点康复机构的协议》,明确了双方的合作模式、项目内容等事项。截至6月,共为74名有需求的0-7岁孤独症、智力、视力等类别的残疾儿童开展康复救助工作,预计救助康复训练费102.2万元。
针对精神类残疾人,海区残联精准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经前期核实全面了解,共有361名贫困精神类残疾人有服药需求,市精神卫生中心医生开具处方后,目前,已为290名精神残疾人发放了药物,后续药物加快购置中,确保贫困精神残疾人及时得到服药救助。
在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方面,经前期摸底调查筛选,今年,乌海海区计划为150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以实际考察情况确认改造内容,实施“一户一方案”。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项目,提高了困难残疾人的生活品质,减轻了他们的家庭负担,受到了残疾人家庭一致好评。
保障残疾人就业
今年,乌海海区残联利用专项资金在市忠华花卉公司成立了“残疾人辅助就业机构”,安置了6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同时为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做好应届高校残疾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乌海海区残联为8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制定了一人一策就业服务档案,并根据他们的专业,为他们联系提供了就业岗位。
为贯彻《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乌海海区残联对就业年龄段1632名未就业残疾人进行基础信息核对和摸排,并为93名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进行就业求职需求登记。5月底,海区残联联合海区就业局开展了残疾人专场网络招聘,为残疾人提供岗位28个。
此外,乌海乌海海区残联为52名残疾大学生及生活困难残疾人子女发放助学补贴14.9万元,为1000名残疾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0万元,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
精神文化生活,一样不能少
为进一步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乌海海区残联连续多年开展邀请残疾人观影活动。今年,还为辖区40个残疾人家庭发放了价值100元的读书卡,让残疾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为丰富残疾人生活、展现残疾人自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乌海海区残联举办了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和“促进残疾人就业 保障残疾人权益”为主题的第32次全国助残日活动,活动设置了残疾人手工艺品义卖、盲人按摩和残疾人文艺演出等环节,不仅为残疾人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残疾人群体。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