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季度二连浩特市经济运行分析

来源:二连浩特统计微讯时间:2022年04月28日编辑:韩利悦
导读: 今年以来,二连浩特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锡盟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但受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口岸疫情影响,二连浩特全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经济各项指标恢复缓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今年以来,二连浩特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锡盟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但受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口岸疫情影响,二连浩特全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经济各项指标恢复缓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一季度,二连浩特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6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下降4.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0.01亿元,同比增长0.7%;第二产业增加值2.89亿元,同比下降22.5%;第三产业增加值11.72亿元,同比下降1.0%。三次产业结构比:0.07:19.77:80.16。


一、工业生产下滑明显


二连浩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下降78.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5.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同比下降63.0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总产值同比下降81.44%。分行业看:轻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92.4%;重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73.93%。从主要产品产量看:风光伏发电量完成15320.38万千瓦时,同比下降1.9%;铁矿石加工1.53万吨,同比下降95.18%;供热量完成135.97万吉焦,同比增长73.67%;饲料加工1199.56吨,同比下降94.53%。


二、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8%,增速位居全盟第6位,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同比增长457.75%;非国有投资同比增长20.08%。按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2%;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00.6%。


三、消费市场增速趋缓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1亿元,同比增长0.4%,较1-2月份下降4.4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完成3.85亿元,同比增长0.3%;餐饮收入0.66亿元,同比增长0.7%。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看,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必需品类高速增长,粮油类、肉禽蛋类、蔬菜类、干鲜果品类、饮料类同比分别增长62%、56% 、53%、39%、33%。


四、规上服务业降幅加大


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累计完成2757.8万元,同比下降38.5%,较1-2月份回落2.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仓储物流业收入完成1082.5万元,同比下降43.85%;货运代理业收入完成166.8万元,同比下降73.94%;商务服务业收入完成751万元,同比下降53.5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收入完成757.2万元,同比增长152.42%。


五、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211元,同比增长4.3%,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495元,同比增长4.2%。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完成6494元,同比增长7.04%;经营净收入完成5183元,同比增长1.69%;财产净收入完成428元,同比增长0.94%;转移净收入完成1390元,同比增长1.98%。农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6409元,同比增长7.21%。


六、财政收入增速下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435万元,同比下降15.2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658万元,同比增长0.6%;非税收入完成3777万元,同比下降2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8881万元,同比增长37.25%。其中民生领域支出16837万元,同比增长21.19%。


七、口岸进出口走势下滑


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累计完成266.12万吨,同比下降35.5%。其中:进口191.37万吨,同比下降46.8%;出口74.75万吨,同比增长41%。口岸进出境人数1.69万人次,同比下降41.6%。其中:进境0.85万人次,同比下降41.4%;出境0.84万人次,同比下降41.8%。口岸进出口贸易额42.67亿元,同比下降45.3%,其中:进口25.59亿元,同比下降53.8%;出口17.08亿元,同比下降24.5%。


总体来看,一季度疫情对二连浩特全市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持续波及,主要一是为应对疫情冲击出台的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等政策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地畅通;二是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工业企业一季度基本停工停产。预计从二季度开始,随着科学有效的防疫措施及帮扶企业、稳定就业、扩大内需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逐步落地,社会经济秩序将步入正轨。下阶段,要持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