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万物潜藏,呼伦贝尔大地依旧活力激荡。
目之所及、步之所往,处处洋溢着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十足干劲: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绿色底色愈加鲜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势特色产业亮点纷呈;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拉高经济上扬曲线;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百姓笑脸绽出民生情怀。
当前,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总抓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正在呼伦贝尔得到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落实。2022年,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我市聚焦“五大任务”战略定位,围绕“四个千方百计”“五大行动计划”发展思路,全力以赴抓发展、抓生态、抓项目、抓产业、抓防控、抓环境、抓开放、抓民生、抓党建、抓落实,坚定不移、知行合一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奋发有为推动呼伦贝尔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
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入冬以来,尽管气温逐渐降低,但阿荣旗1.7万千瓦分散式风力发电及35千伏送出线路工程现场,却是一派大干快上、争分夺秒的火热景象。
起吊、上升、安装,一辆重达360吨的大型全回转起重机正吊着风机塔筒进行拼接。该项目预计2023年4月底全容量并网发电,建成后每年可输送清洁电力5千余万千瓦时的电量,节约标煤近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万余吨,对优化地区能源结构供给、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抓发展必须抓项目,项目建设和有效投资关系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后劲。2022年,我市牢固树立理念为先、项目为王、产业为基、企业为大、招商为要、园区为主、环境为金、创新为本的鲜明导向,围绕“五大行动计划”,聚焦现代农牧、文旅、民生等领域,着力推进2022年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动态谋划2023年市级重点项目293个,总投资1010.5亿元,实现项目数、总投资、计划投资“三增三优”。
“通过严格推行‘四个一’有效模式,实施‘六个一’工作机制,提速提效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聚焦聚力加大重点项目调度,实现了重点项目开复工率、投资完成率双提高。”市发改委副主任魏云鹏说,截至目前,248个市级重点项目累计开复工242个,完成投资238.8亿元,开复工率为97.6%,投资完成率分别为104.4%。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6.6个百分点和32.7个百分点,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在呼伦贝尔伊利灌装车间,经过无菌处理、无菌灌装等环节,一盒盒有机纯牛奶接连生产出来。这条生产线的顺利落地投产,就是我市积极招商、快办手续、加快开工、强化服务的最好体现。据了解,伊利有机乳制品项目签约后,前期43项手续仅用73天全部办结。
从招商到落地再到投产,项目每一步的顺利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市政务服务局推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实现受审分离。目前,市本级1135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受理”,受理率达94%,居全区前列。同时,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强市场监督管理等举措,增添企业活力,激活发展新动能。
传统产业加速提质升级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是重要一环。我市持续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上务求突破,加快传统产业创新创优发展步伐,全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迭代创新,着力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和综合效益。
坐落于草原深处伊敏河畔的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第一家大型煤电一体化企业, 这里打造的煤电一体化生产模式被称为“伊敏模式”,实现了煤、电、水、灰、土的循环利用,开创了我国矿山建设循环经济的新模式。
让绿色成为发展生产的“底色”,我市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资源,进一步发挥水煤组合优势,全力打造能源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推进煤炭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同时,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以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为前提,加快电力传统机组改造升级,积极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全面实施节能改造。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大力推进集中式风力发电、集中式光伏发电“两大基地”,因地制宜推进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多元发展,提升清洁能源发电比例。
推动企业“变绿”,还要借助产业链和工业园区形成合力。作为全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呼伦贝尔经济开发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积极实施传统产业高质量提升工程,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厚植新一轮发展优势。“呼伦贝尔经开区围绕建设国家级高品质一流产业园区要求,积极打造‘四区六平台’、构建‘一园三区块’新格局,同时谋划多个新能源项目,结合‘五大起底’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完成了绿色园区创建和园区循环化改造方案修编工作,进一步推进园区调结构、转方式和绿色低碳发展。”呼伦贝尔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国华说。
工业企业着力建设工业互联网,持续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有色金属与化工企业积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实施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引进新技术,形成新工艺,应用新机电,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装备制造企业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高生产工艺水平,促进传统产业更具核心竞争力。
新兴产业发展蹄疾步稳
产业增长新动能有力迸发
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落地生金,成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的一个个新引擎。
内蒙古龙辰绿色产业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快递分拣中心内,大大小小的包裹在传送带上“奔跑”。该中心是我市首个集集散、分拣、仓储、配送为一体的现代化快递物流基地,项目建设将通过社会资源整合、带动快递业聚集,加快带动电商、仓储、物流相关产业发展,大大提高物流快递相关产业经济效益。
2022年,我市锚定生物科技、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冰雪经济、碳汇经济等特色产业,打造具有呼伦贝尔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推动新兴产业集约集聚,持续激发发展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
根河市与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筹建“中国冷极”冷资源研究中心;牙克石市围绕冬季汽车测试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成立内蒙古寒地冰雪气候研究中心、博世亚太地区冬季驾驶培训中心;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对场地设备设施进行调整增加,全力以赴保障国家集训队训练场地使用;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冰雪运动装备制造标准化厂房项目有序推进……依托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我市积极构建冰雪产业全链条发展体系,冰雪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兴力量。
传统产业创新创优、新兴产业集约集聚,如今的呼伦贝尔,正阔步迈向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优势明显、绿色高效、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加快构建,为推动呼伦贝尔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