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传统奶制品香飘万里

来源:通辽日报时间:2022年09月16日编辑:刘旭
导读: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探索推动牧区现代化建设,大力实施奶业振兴,民族传统奶制品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探索推动牧区现代化建设,大力实施奶业振兴,民族传统奶制品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民族传统奶制品发展,呼伦贝尔市制定了《呼伦贝尔市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三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计划用3年时间,不断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提档升级,助力牧民增收、实现奶业振兴。


陈旗东乌珠尔苏木的百合利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5年,主要产品为民族特色纯手工奶制品。2016年,公司联合东乌珠尔苏木12家奶制品制作户成立了巴尔虎纯手工奶制品行业商会,以“党支部+公司+商会+合作社+牧户”的“5+”发展模式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走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的现代农牧业之路。


奶业振兴行动开展以来,陈旗大力扶持民族奶制品企业健康发展,目前该旗小微型民族传统特色乳制品加工企业、小作坊由原来的10余家发展到26家(户)。同时,陈旗还规划了东乌珠尔苏木民族奶制品园区,引导民族奶制品经营者入园区经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检验、规范生产经营,打造规模优势,不断提高民族传统奶制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鄂温克旗不断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布局、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带动发展”的原则,将海——伊、伊——红公路沿线奶牛产业带和旗境内301公路沿线奶牛带确定为集约型奶牛发展区。该旗全面推广乳肉兼用的三河牛养殖,通过自繁自育、引进优质奶牛和奶牛人工授精技术,持续提高奶牛繁殖率和单产,推动奶牛存栏和牛奶产量恢复性增长。


目前,呼伦贝尔市民族传统奶制品生产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牧区四旗,总计56家。在自治区公布的首批民族传统奶制品试点示范名单中,呼伦贝尔市有26家单位榜上有名。作为其中试点之一的新左旗昂格乐玛奶食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现有30余种奶制品产品,除了在本地销售外,还分别在乌兰浩特市和呼和浩特市设立了代理商销往全国各地。


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的新右旗,生态环境独特,蒙元文化、游牧文化交融。随着全旗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牧区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大多数牧民从传统的畜牧业生产走向了制作加工畜产品的发展道路,该旗奶食品制作迎来了“黄金时代”。目前,该旗有民族奶制品加工小作坊10家,合作社模式3家,家庭作坊7家。2019年各类民族奶食品产量4.81吨,产品产值213.2万元。按照呼伦贝尔市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新右旗加快推进民族奶制品健康有序发展,结合全旗民族奶制品现状,制定了《新巴尔虎右旗民族奶制品发展建设工作方案》。方案的实施,将有利于民族奶制品的规范化生产、提高民族奶制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以及民族奶制品行业的产品安全,助力奶业振兴。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