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时间:2022年04月29日编辑:韩利悦
导读: 日前,国务院批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将巴彦淖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升级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纳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范畴管理并享受相关政策。

日前,国务院批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将巴彦淖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升级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纳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范畴管理并享受相关政策。


此次获得国务院批复的有吉林长春、黑龙江佳木斯、河南周口、内蒙古巴彦淖尔、新疆昌吉5个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其中,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内蒙古唯一一家。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套灌区要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指示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积极开展国家农高区创建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


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位于临河区,总面积139.7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8.81平方公里,示范区规划面积130.93平方公里。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依托当地小麦、肉羊等优势特色产业,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智慧循环农牧业、生物科技产业、现代农牧业服务等方面集聚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借助“科技兴蒙”的东风,引进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上海交大、中国农大等国内有影响的科研院校,建设了中国农大河套灌区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集聚了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为巴彦淖尔农高区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按照国务院的批复和国家科技部的要求,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农牧业创新需要,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将聚焦“河套灌区生态农牧业”建设发展主题,立足独特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产业,以硬质小麦、肉羊为主导产业,建设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体系,着力解决硬质小麦、肉羊品种创制和牧草蛋白含量提升的问题,打造“绿色生态牧场”。统筹各类创新资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引育,全力将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建成现代生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样板区、“一带一路”农牧业开放合作先行区与北方现代农牧业创新基地,走出一条生态农牧业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示范引领西北地区及黄河流域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