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发展特色产业 助农增收致富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时间:2023年03月24日编辑:封雅静
导读: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通过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走进临河区乌兰图克镇鲜农现代设施农业综合园区,黄瓜顶花带刺,鲜翠欲滴,西红柿红彤彤,如串串灯笼。种植户李世忠看着即将上市的黄瓜,难掩喜悦地说:“这一亩大棚黄瓜顶过我以前80亩大田葵花的收入。”

  

8年前,李世忠种了80亩葵花,年收入将近7万元。2016年,内蒙古鲜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了1万亩土地,建设大跨度厚墙体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并对承包温室的农民管技术、包销售。李世忠尝试着包了一个2.5亩的大棚,没想到,年收入竟然一下子上到20万元。欣喜兴奋之余,一直自认是种地老把式的李世忠认准了现代农业,把家里的80亩地全部流转了出去,一心一意种温室大棚。

  

据鲜农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采取“企业承建、农民承租”经营模式,温室除公司少部分自种外,大部分返租给农户,公司负责从种植、生长、收获到销售全产业链服务。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通过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走进临河区双河镇临铁村五组的内蒙古弘锋禽业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标准化养殖厂房。鸡舍里,鸡笼一字排开,分上下四层,每一层都配有食槽和传送带,自动喂料机正在投喂饲料,场面非常壮观。该公司占地面积60多亩,有种鸡场有2个。目前,共建成了6栋标准化鸡舍,还有5栋正在筹备中。这些鸡舍都是采取自动供料、供水,机械清粪、输送鸡蛋、孵化等高效养殖新模式。目前,公司共有智能孵化设备100余台,孵化成功率在85%以上,日孵化雏鸡苗6万只左右。

  

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该公司还牵头联系了10家家禽养殖企业,组成了内蒙古弘锋牧业养殖化示范联合体,采取“联合体+合作社+养殖户”的经营模式,以合同保护价收购养殖户种蛋,公司孵化鸡苗后,由联合体内专业从事鸡苗养殖的企业进行育雏养殖,提高雏鸡成活率,形成产业良性循环。

  

为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产业对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巴彦淖尔市持续强化要素支撑和政策服务,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思路,围绕区域特色种植业,推动产业化经营,使农业生产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

  

这些天,在乌拉特前旗先锋镇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拌料装袋、封锅灭菌、接菌养菌。据基地负责人张乾介绍,目前基地每天的生产量有30900多包,能解决周边60多名村民的就业。

  

先锋镇紧临黄河、土质肥沃,为木耳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2022年,当地引进公司,利用乌梁素海芦苇作为培养基,建成了集菌棒培育、芦耳生产、分拣包装、销售为一体的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种植园区。项目共分3期,一期共建设木耳大棚70栋,配套35座晾晒棚和日产5万菌包的生产流水线一套。大棚建成后,将全部承包给当地农牧民种植木耳,通过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让小木耳走上产业化之路,每栋棚的年利润约为4万元。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已发展到150万多亩,通过将农产品数量优势转化为品质优势和价值优势,有力促进了全市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