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点长”很给力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时间:2023年03月08日编辑:张雅娟
导读: 落地有速度、保障有力度、政策有强度、服务有温度的营商环境成为园区最强“吸力”,隆基、华景、远景等企业先后进行了增资扩产。其中隆基单晶硅棒切片由20GW提升至46GW,增资近40亿元;华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由20万吨提升至40万吨,年产值增加近50亿元;远景二期即将启动,上下游企业争相入驻,产业链条更加完善,零碳产业集群正在拔地而起。

早上8点半,蒙苏经济开发区,春寒未减,冷飕飕的风在车辆的轰鸣声和匆忙而行的脚步声中穿梭。管委会副主任徐建刚头戴白色安全帽、身着厚厚的羽绒服,忙碌在隆基绿能光伏全产业链项目现场。


“目前项目施工人员宿舍临时用地还未确定,影响施工整体进度,恳请‘点长’及时协调安排。”项目调度微信群里,鄂尔多斯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国民“喊话”徐建刚。


“好的,我正在施工现场,你现在组织相关人员咱们现场开个调度会具体研究一下。”看到微信,“点长”徐建刚及时回复。


三十分钟后,项目上各个环节的负责人“齐刷刷”地坐在了一起。“有多少人需要使用临时宿舍,规划面积多大?土地报批过程中有啥难题?大家都来说说。”徐建刚拿出笔记本和笔,一边听,一边记。


“我们的项目需要招工七千多人,已经有四千多人到岗,这部分人的宿舍已经配备完成,还有三千多人的缺口,得提前把临时宿舍建好,这部分人一到岗就能入场作业,为抢工期作好准备。但是现有土地都是项目建设用地,无法进行临建……”中国建筑第八建设局蒙苏隆基项目现场负责人种荣耀一一细说目前的“难题”。


“会后我就和自然资源局、林草局、建设局等部门协调,今天咱们必须把地方选定,要离厂区近一些,方便工人上下班。定址后抓紧开建,咱们这个前期基础打好了,项目才能尽快建成投产。”徐建刚的现场答复,给施工方吃下了“定心丸”。


……


“点长”是徐建刚的非编制“身份”,别看这个“职务”名头小,责任可是重大。


发展质量能不能提上来,就看项目建设能不能跑起来。在鄂尔多斯构筑世界级能源产业,建成世界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最大的储能产业基地、最大的氢能产业基地、最大的新能源重卡基地的关键期,蒙苏经济开发区作为鄂尔多斯“碳”路未来的先锋者,率先在重大项目攻坚阶段实行“点长制”,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优因子”,助力园区建成全市零碳产业的“头部”。根据项目特点和包联县级领导的擅长领域,园区将6个包联县级领导作为“点长”下沉到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全过程、全流程“蹲守”,通过联系点对点、服务点对点抢先发现问题、抢先解决困难,为项目建设抢进度、抢速度。


“我是从去年6月来到这个项目的,刚开始遇到问题是比较多的,例如施工中的水、电等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就会拖工期。我们就和‘点长’沟通,有时候他忙得来不了现场,我们就打电话、发微信,他都及时给我们回应,他还经常组织各部门到现场开调度会,很多问题都第一时间给协调解决,确实加快了项目的建设速度。”中国建筑第八建设局蒙苏隆基项目经理雷霜说,并用“很给力”来评价“点长”徐建刚。


走现场、听困难、找对策、解难题、给答复……徐建刚每天的工作“步骤”相差无几,但项目“通关”路上,“卡点”却是纷繁复杂,层出不穷。


中午1点,是徐建刚和项目建设相关负责人的“工作餐”时间,饭间的话题均和项目建设相关,“招工进展得怎么样了,需要园区怎么配合?……”徐建刚详细询问。


半小时后,VR调度中心,占地两千亩的施工现场在大屏幕上一览无余。“安全生产检查要全面、细致,不留死角,这个塔吊的高度要注意,千万不能碰到空中电线;那边污水池的边坡要固定好,警示牌一个都不能少……”徐建刚在屏幕前叮嘱完,又去现场看“细节”。


“园区作为重大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必须要通过一些好办法、好服务来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点长制’就是让干部们沉到一线,连接联通各方资源,打通疏通各类渠道,做好政府和企业的‘连心桥’,随时调度、随时解决,做到问题不积压、困难不拖延,真正让企业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全流程感受鄂尔多斯‘五心’营商环境品牌的温暖。”徐建刚说。


新闻多一点


作为全市“风光氢储车”一体化发展的排头兵,蒙苏经济开发区主动创新方式方法,持续“拉升”优化营商环境的“分值”,吸引更多大企业、好项目落地,“点长制”只是其中之一。园区率先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标准地+标准化厂房”模式,打造了6000亩标准地,全力代建1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帮助企业无忧落户、项目“拎包入住”。通过“四张图”调度、“保姆式”服务,做到一企一策、专班推进,重点项目实行“日报告、周调度”机制,成立混编专班,协同发力解决项目抢工期、原材料供应等难题。远景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隆基、华景等项目“签约即落地、落地即开工”。积极获取国家、自治区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拓宽项目资金渠道;在用能指标、土地报批等前期手续办理上,全力“保住重点、保住必须”。协助国鸿和捷氢项目争取自治区科技厅“揭榜挂帅”资金4000万元,为企业推广新能源汽车150多辆。全面兑现对企承诺,落实优化营商环境500条、科技新政30条和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25条等政策,让160余名入园企业高管入住“青青客舍”人才公寓,解决了近30名入园企业职工子女入学问题……


落地有速度、保障有力度、政策有强度、服务有温度的营商环境成为园区最强“吸力”,隆基、华景、远景等企业先后进行了增资扩产。其中隆基单晶硅棒切片由20GW提升至46GW,增资近40亿元;华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由20万吨提升至40万吨,年产值增加近50亿元;远景二期即将启动,上下游企业争相入驻,产业链条更加完善,零碳产业集群正在拔地而起。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