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走进乌兰哈达苏木白音格尔嘎查罗布仓家,特殊的棚舍坐落方式让人眼前一亮,棚舍内暖棚、草料库、青贮窖池连成一串,混为一体。罗布仓正将搅拌好的饲草料倒进智能化的全链条式传送带中,在手机上一键启动了搅拌机,随后传送带上的饲草料便均匀的分布在每头牛前,整个流水线式喂养流程花费不到半个小时。
罗布仓家有100多头牛,2022年他不断优化畜群结构,减少牲畜头数,将60多头基础母牛卖掉,又花费近50万元购买了全自动化养殖设备,通过采用“互联网+畜牧业”发展模式,降低人工成本,实现智能饲喂、“掌上养牛”。他将家中搅拌机、饮水机、电灯、监控等设施接入中控台,每天只需点开手机APP就能在远程实现投料、喂水等环节,还能实时监控每头牛的情况。“
品种改良提质是发展牛产业的关键一环,2022年,扎鲁特旗引来北京布瑞丁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养殖繁育教学培训基地,通过提供繁殖配种、饲养管理示范、兽医防治等举措,推动基础母牛品种改良步伐,加速良种化进程。
为提高肉牛群体的遗传改良水平,培养更多的社会化专业服务人员,2022年,培训基地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繁育技术和改良培训班,累计参训人员达到500人次。
近年来,通辽市扎鲁特旗紧紧围绕十大产业链,立足地域特点、资源禀赋和传统养殖基础,以“做精、做专、做长”为着力点,在“养殖、加工、销售”三个环节同时发力,全面推广“小规模、大群体”模式,用“小肉牛”带动大产业。截止2022年,扎鲁特旗牛存栏达60万头,肉牛全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全面启动,牛产业孵化基地开工建设,并新引进牛养殖项目7个,新建千头牛养殖场2个、百头牛养殖场115个,玛拉沁艾力2万头肉牛屠宰加工项目主体完工,肉牛全产业链构建成型,百顺绿色食品牛肉入驻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地域特色品牌效益持续提升。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