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红山区全力筑牢高质量发展坚实底盘

来源:赤峰新闻网时间:2023年01月31日编辑:胡丽楠
导读: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2023年,红山区将开足马力强招商,快马加鞭促落地,精益求精抓服务,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强产业、抓项目、促招商,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践行“在红山、爱红山”。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2022年,红山区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年行动,全面推行招商引资“赛马”机制和产业集群制、产业链链长制,持续开展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大会。为经济发展积蓄动能,全力筑牢高质量发展坚实底盘。

优环境 厚植发展沃土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红山区牢固树立“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最好的招商”理念,紧紧围绕“公开招、透明签、真心管、按约办、助解难”五步招商程序,做好“留商、安商、助商”工作。


公开招就是编印《招商引资指南》,让投资商全面了解红山区基本情况和相关政策,编印《招商手册》,让各招商单位知晓红山区相关政策优势,实施“项目首谈负责制”,维护政府对外服务形象;透明签就是在与客商谈判签约的时候,在充分尊重投资主体意见的基础上,征求各有关部门意见,尤其要经过司法部门合法性审查,还要通过政府党组会议,避免出现合同漏洞给双方造成经济损失;真心管指的是实施“项目管家”制度,对签约落地项目从前期手续办理到运营投产一管到底,为企业提供“店小二”保姆式贴心服务; 按约办指的是项目达产后,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优惠政策予以兑现;助解难就是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截止到2022年末,红山区已经累计召开5次银企对接会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困境,辖区内12家银行机构共为落地企业解决融资约12亿元。


防风险  坚持底线思维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必须时刻坚持底线思维。红山区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底线,严抓金融服务与风险防范,坚持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协调市金融办、银监会加强金融机构日常监管,协调公安部门做好金融风险防范。


在对地方金融机构的日常监管方面,红山区积极协调赤峰市金融办、银监会,对红山区所有持牌小额贷款公司发放22笔总计3000万元的贷款实施常态化监管,引导长期无法开展发放小额贷款的两家“空壳”小额贷款公司主动退出行业领域;在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积极协调公安等部门综合施策,开展了金融领域专项整治和养老领域非法集资专项整治工作,共排查企业45家,清收不良贷款金额共计4.01亿元。   

  

招项目 积蓄发展动能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源头活水”,也是支撑发展的“最强引擎”。2022年,红山区科学谋划、多措并举、全力推动,让更多大项目、好项目竞相涌入,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2022年,红山区多次举行项目集中签约活动,蒙东新能源汽车城、风储绿色供电、食品加工、产业扩能搬迁等项目的签约为红山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红山区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上,全力破解招商“三难”:即破解“招商难、项目小、效率低”的普遍性难题。截至目前,通过专业的委托招商,已经成功对接项目18个;在破解“项目小”方面,瞄准行业百强、专精特新等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的优质项目;在破解“效率低”方面,实施精准招商,成立专班专门搜集各类招商信息,对各产业链和重点领域以及各招商单位推送精准的目标企业信息50余条,重点推送浙江省企业政策性外迁目标企业86家。


   截至2022年12月底,红山区共开展外出考察、本地对接、线上洽谈等招商活动160余次,对接项目300余个。其中,落地项目94个,计划总投资121.5亿元。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2023年,红山区将开足马力强招商,快马加鞭促落地,精益求精抓服务,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强产业、抓项目、促招商,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践行“在红山、爱红山”。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