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的果蔬大棚内一派忙碌景象。新鲜蔬果陆续上市,不仅大大丰富了春节期间的“菜篮子”,也让当地农民冬季有事做,有钱赚。
木头沟村:“翡翠瓜”装满钱袋子
在元宝山镇木头沟村,黄瓜种植户徐海军正带着工人摘果、分拣、装箱,不久,这些新鲜的黄瓜就会出现在当地的蔬菜批发市场。
“我们的秧苗采购的都是好一些的,总体下来收入挺不错,今年黄瓜现在已经是四块钱一斤了,截止到现在收入了两万多元,春节过完,天气一热,这些菜还要继续长,产量越来越高,黄瓜第一茬已经上市了,预计可以一直销售到5月份,总收入8万元左右。
为了保障大棚蔬菜稳产稳收,元宝山镇派出技术人员实时开展技术帮扶。同时,对于大棚种植的前景,徐海军也信心十足,如今临近春节,蔬菜需求量大增,丰收的喜悦“甜”到了心头。
“下一年这个棚要改造一下,我准备在大棚里面安装自动放风机、手推式喷雾器、暖风炉等新设备,这样在手机可以看到棚里面的温度、病菌都能监测到,在家里就可以掌握温度。”徐海军说。
塔卜乌苏村:“红草莓”变身金疙瘩
在元宝山镇塔布乌苏村的腾润采摘园,草莓已经全面进入采摘期,这些红彤彤的草莓陆续上市,不觉给年货市场增添了一股喜庆吉祥的“年味”。
来到草莓种植大棚,只见一垄垄整齐的绿苗上缀着红彤彤的草莓,长势喜人,透出浓浓暖意。新鲜上市的草莓不仅吸引了不少市民群众前来采摘游玩,也给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种植户苗艳文种植大棚草莓多年,可谓是“行家里手”。2020年因为优惠政策支持,在村里租赁了26个大棚,目前奶油草莓正大量上市。在交谈中,苗文艳的电话一个接一个,都是打来预定他家草莓的。
“过年正是旺季,现在只有5个棚熟了,每天能摘一二百斤,刚出棚就被抢购一空,忙活了一年,终于到了收获时刻,采摘期能延续到4月中旬。”
“大棚草莓的生意好了,既能增加村集体收入,又能吸纳脱贫户劳动力就地就业。来年继续扩大草莓种植规模,让村民的日子过得更红火。”提起来年的打算,塔卜乌苏村党总支书记腾学伟信心满满。
建昌营村:“小种苗”铺就致富路
走进和润农业种苗孵化基地,一个个育种大棚排列整齐、错落有致,不同的大棚里培育着不同品种的种苗,番茄、马铃薯、玉米、仙鹤来、中草药应有尽有,工人们正在将一垄垄嫩绿的小苗按照大小均匀分布放进不同的装置里。
吴微微是元宝山镇建昌营村村民,也是育苗棚室管理员。她从一位务农、带娃的家庭妇女成长为如今的工厂管理员,就是靠着这一棵棵小小的种苗实现的。“我从开始来到和润农业上班,那时候根本不懂育苗技术。经过一步步学习积累,现在可以独立管理一个棚室内的所有种苗,月工资达到4500元,这种改变让我感到自豪,在家门口赚钱的同时也让我又发现了自己其实还可以实现另一种价值。”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让农民增收是关键。近年来,元宝山镇党委政府积围绕“抓产业、调结构、促发展”的思路,以提质增效为出发点,极引导农户开展设施农业建设,搞育秧产业,种植反季节蔬菜水果,通过承接城市居民周末休闲采摘,让农户忙起来,腰包鼓起来,让“冬闲”变成了真正的“冬忙”,让种植大棚变成“小康棚”。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