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抢抓时机,推动农牧业发展提质增效再上新台阶。多项目、多产业、多领域齐发展,呈现出活力旺、科技强、动能足的特点。行走于苏布尔嘎镇,到处是红火的生产、建设场面,处处都展现出新活力、新气象。
传统产业活力旺
作为伊金霍洛旗西部的农牧业大镇,绒山羊养殖、生猪养殖、肉牛养殖等养殖业都是苏布尔嘎镇的传统产业,经过多年发展,不论是在养殖规模还是养殖模式上,苏布尔嘎镇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逐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彰显出旺盛活力和蓬勃生机。
近年来敏盖绒山羊产业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发展联合育种场(户)347处,组建育种核心群种羊13000只;累计培育高标准养殖户125户,饲养总量达到11000多只;养殖户通过种羊、羊绒羊皮销售及肉食品加工,年总利润可达1.74亿元,户均年收入13.57万元。
高产出、高收益的背后是养殖方式和养殖技术的不断升级。苏布尔嘎镇依靠建设高效现代养殖园区、建设敏盖绒山羊研究中心、培育优质饲草料基地、注重品牌化发展、科学养殖等方式,最终实现了农牧业增效、农村牧区增绿、农牧民增收目标。
目前,已形成养殖园区+饲草料基地+科学养殖+品牌化发展+产业链延伸=农牧业增效+农村牧区增绿+农牧民增收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也成为苏布尔嘎镇绒山羊产业发展的“黄金”公式。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苏布尔嘎镇的鄂尔多斯市立新实验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国家羊核心育种场遴选评审,成为内蒙古第一个国家级羊核心育种场。敏盖绒山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绒山羊养殖优势持续增强。
苏布尔嘎镇还以研究中心为依托,大力培育绒山羊核心种群,使产业链不断延伸。已通过发展材料供应、绒肉产品加工、展示、开发及销售等产业不断提升敏盖绒山羊产业附加值,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持续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创新产业科技强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苏布尔嘎镇依靠不断提升产业科技含量,走上了科技强镇之路。
“土地情况动态监测;浇水、施肥不用人;抗旱、防涝、还能提产增收。”说起村里的高标准农田,村支书韩文兵充满自豪。
据了解,苏布尔嘎镇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面积1200亩,采用高标准农田数字化管控平台,实现水肥精准管理、田间监测预警、农机智能作业、耕地质量监测提升、农产品溯源流通5大功能,以“绿色、数字、智慧”为宗旨,运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构建起农田物联网综合服务大平台,尽显科技范儿。
项目实施后,在数字技术精心养护下的田地,施肥节省10%用量,增产10%。与传统方式进行对比,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76.88万元。
此外,正在建设中的鄂尔多斯乌兰现代农牧科创园也是科技含量十足。配备风、光、暖智能化供给系统;实现固定式挤奶到牛舍内自愿挤奶的转变;围绕养殖两万头奶牛、肉牛建设,打造“双万头”现代农牧科创园;将建成畜牧生态循环产业园和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
该项目还可直接吸纳就业1000余人,周边农牧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租赁获得租赁土地的收益。同时,企业以低于市场价的标准向养殖户出售牛犊,育成后以不低于市场的保底价向养殖户统一回收,保障和提高养殖户的效益。
新兴产业动能足
塔吊不停转动、机器持续轰鸣、工程车辆往返穿梭、建筑工人忙碌其间……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这是白羽肉鸡全产业链项目正在积极施工中。
白羽肉鸡全产业链项目为年生产量为2.5亿羽肉鸡的全产业链项目,为填补鄂尔多斯市乃至内蒙古地区肉鸡产业空白引进。项目总占地面积16240亩,总投资85亿元。将构建集油脂加工、饲料生产、种禽繁育、屠宰分割、熟食加工、有机肥生产和鸡文化等产业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循环发展的现代化肉鸡产业格局。
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利税11亿元,将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和重点税源企业。
而结合本土实际发展起来的阿斯日音希里村生物环保颗粒加工项目,成绩也很亮眼。
“仅2019年一年我们的沙柳切片厂就生产削片成品1.1万吨,利润达33万元。我们还通过和其他企业签订订单,种植订单农业1650亩,利润达30万元。”阿斯日音希里村村支书郭树华介绍说。
后经考察和研讨,在分析现有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计划建设生物环保颗粒加工厂。目前,苏布尔嘎镇阿斯日音希里村生物环保颗粒加工项目厂房正在加紧建设中。
项目建成后,可对全村8万亩沙柳实施平茬深加工后进行销售,计划生产生物颗粒4000吨,可实现经济效益3000多万,村集体经济创收300万元。根据计划,项目开始生产后,将优先聘用经济困难群众给予报酬,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只有农牧产业活力旺、科技强、动能足,才能为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近年来,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结合本地实际,紧跟时代发展,以全面提高农牧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为要求,以绿色、环保发展为指引,不断推动农牧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