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敖汉旗:暖棚栽下“摇钱树”

来源:赤峰时间:2022年11月28日编辑:胡丽楠
导读: 一业兴,百业兴。设施农业不但有效地带动了交通、物流、餐饮等产业的兴起,而且还逐渐发展起旅游观光和采摘一体的新业态。设施农业真正成了萨力巴乡群众致富的“摇钱树”。

初冬时节,寒风漫卷。


走进永芳家庭农场的大棚里,一股热浪立即拥抱了全身。放眼望去,一串串挂在枝头的葡萄、一个个茁壮成长的无花果、一棵棵高大的香蕉树,使人仿佛置身于夏日的花园里。


永芳家庭农场负责人王春永:2017年开始发展大棚的时候,很多人不太敢干。我们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试着种了点尖椒、香瓜、草莓等。当年,每个棚纯利润都在3万元以上。从那以后,更加坚定了种好大棚的信心。我们与北京、山东客商签订合同,栽种了无花果、樱桃、葡萄、梨、桃、桑椹等果树。附近的人们纷纷前来品尝、采摘、观赏,一致认为大棚生产的水果确实好吃。现在,我的88个棚一年能收入800万元。


随着设施农业规模的逐步扩大,萨力巴乡适时组建了8家专业农民合作社,配套了6000平方米的蔬菜分拣中心,推动设施农业更好地对接市场。在此务工的农民,也沾足了大棚的光,获得丰厚的收益。


务工人员程海波:现在建设这个大棚,我们在家门口就近就能打工挣钱,一年呢我们都是工作七八个月,一个月也能挣个3000左右块钱吧,年收入呢,就是说能达到三万块钱左右,这个大棚建的非常好,解决了我们家庭每个人的就业困难,为家庭增填了一部分收入,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特别高兴。


萨力巴乡在发展设施农业方面,采取项目引进、配套基础设施和资金技术扶持等措施,现已发展设施农业1万亩,建成2104栋暖棚。大棚种植的蔬菜、瓜果和农产品产量和产值都在逐年递增。仅2022年,全乡种植大棚西红柿4000亩,总产值达到2.4亿元。

种植户鲍力军:“我种植15个暖棚,净面积15亩地,主要种植硬粉西红柿,一年种植两季,亩平均产量在三万斤左右,今年的价格也比较好,一年纯收入大概十五个棚在30万左右,我们这个西红柿主要是耐运输、硬度好,主要销往北京、江苏、山东、东北一带,客户也比较喜欢咱们这个硬粉西红柿。


一业兴,百业兴。设施农业不但有效地带动了交通、物流、餐饮等产业的兴起,而且还逐渐发展起旅游观光和采摘一体的新业态。设施农业真正成了萨力巴乡群众致富的“摇钱树”。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