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从量到质 冷配技术让牧民日子“牛”起来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时间:2022年11月23日编辑:胡丽楠
导读: 近年来,新右旗不断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发展,以“稳羊增牛”作为实施步骤,以“少养精养”作为养殖手段,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由“增量型”向“提质型”转变,推动现代畜牧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新右旗不断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发展,以“稳羊增牛”作为实施步骤,以“少养精养”作为养殖手段,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由“增量型”向“提质型”转变,推动现代畜牧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新右旗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腹地,是内蒙古自治区33个畜牧业旗之一。这里的原生态草原和未经污染的水质、空气等绿色资源为发展肉牛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一直以来,新右旗积极推广肉牛品种改良,提高牧民肉牛养殖效益,加足马力让肉牛产业不断高质量发展。


走进贝尔苏木布达图嘎查绿大地家庭牧场,牧场负责人玉林正忙着检测“冻精”的活力和密度。据玉林介绍,今年出栏季节,他卖掉的牛犊都是采用无公牛全冷配改良技术授配后产下的品种牛,不仅生长速度快、体型高大,价格还略高于本地牛。


“2008年开始饲养本地肉年,刚开始还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本地肉牛产业日渐低迷。我便引进了纯种西门塔尔牛进行改良,改良后的西门塔尔良种肉牛在价格上远高于本地肉牛,一头优质公牛犊可卖到32000元左右。如今,通过无公牛全冷配改良技术,我家的牛产业越做越好了。”玉林说。


这几年,玉林将牧场内原有的200余头本地肉牛全部换成了西门塔尔良种肉牛。通过玉林的精心养殖和技术员的指导,如今他家牧场的西门塔尔良种肉牛已发展到70多头。虽说牲畜头数减少了,但收益却有了显著提高。现在,他不仅自己改良品种牛,还积极向周边牧民群众宣传冷配技术的重要性和好处,有效提高当地牲畜品种质量,实现共同富裕。


近年来,新右旗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肉牛和呼伦贝尔羊巴尔虎品系羊改良工程,通过举办培训会、送科技下乡等方式,及时把畜品种改良和养殖技术送到牧民手上。年初以来,由呼伦贝尔市、新右旗、各苏木镇三级农牧系统科技特派员8人组成的科技服务队伍下基层入牧户,发放接羔保育养殖技术手册30余份,同时到深入全旗七个苏木镇开展调研工作,向牧民群众详细介绍最新科技政策内容;举办优质肉牛养殖及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班2期,对肉牛养殖场的建设、繁殖技术等内容进行培训。下一步,新右旗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积极谋划农牧、水利、科技事业2023年及未来科学发展,加快推进肉牛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为全旗农牧业增量增质、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