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渡口镇:产业兴旺农民富 乡村振兴底气足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时间:2022年11月21日编辑:胡丽楠
导读: ​磴口县将持续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推动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全力打造“抓党建和促振兴”有机融合的经济发展新高地。

 近日,记者走进磴口县渡口镇东地村,见到了正在扶贫产业园打工的村民王美香。王美香对记者说:“现在,我不仅流转土地有一份固定收入,而且还能在园区就近打工,一个月挣四五千元,收入很可观。”


东地村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住在村里的以老年人为主。过去,村民只能将自家土地以每亩200元的价格全部承包给个人租种。面对这种情况,东地村强化党建引领,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通过“党支部+市场+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着力打造扶贫产业园。2019年,以合作社的形式流转村民土地2500亩,形成集中连片种植,并通过配套基础设施,增加土地经济价值。如今,村民将自家土地以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给合作社。这样一来,仅流转土地这一块儿,村民收入就实现了翻番。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渡口镇东地村始终将“产业兴旺”作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重要抓手,以党支部为引领,引项目、建园区,东地村扶贫产业园项目建于2018年10月,共投资2939万元,流转土地1000亩,建设温室育苗棚23亩,钢架大棚640.14亩,惠及村民298户412人。通过建设扶贫产业园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短短三年时间,村民人均收入增长4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过去的一无所有增长到80多万元。扶贫产业园吸收东地村及周边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及其子女进行钢架大棚日常管理、卫生保洁、防火护林等工作,为东地村农民增加收入共计达到31.2 万元。


扶贫产业园建成后,村党支部集思广益,依托项目支持,先后在村里建起了农产品交易市场、电商产业园,积极探索线上直播带货新路径,与抖音、快手等平台企业对接,搭建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形成了“网上下单、线下发货”的电商平台运营机制,打通了农产品进城入市的销售渠道,建立了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终端销售的全新产业链模式,为乡村产业发展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让东地村特色农副产品在网络销售的模式下,逐步走出了家门,被更多的消费者所熟知和认可。渡口镇东地村党支部书记陈小军介绍,2021年,东地村常住人口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到2021年底,村集体收入超80万元。


今年8月,磴口县嘎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专项行动渡口镇东地村东欣农业专业合作社启动。支部领办合作社是磴口县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磴口县按照“支部领办、组织起来、共同富裕”的方针,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村民”模式,首先将东地村作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试点村,稳步走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第一步,全镇各村学习东地村先进经验,以党建为引领,加快推动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实现“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集体有收益”的产业振兴新局面,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改变、共享振兴成果。


渡口镇东地村东欣农业专业合作社出资总额320万元,1000元为1个股份。村民代表朱光华代表入股合作社村民发表感言:“把钱入股到合作社,又保险又赚钱,我们将在上级党组织和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拧成一股绳,团结一心,谋划发展本村特色产业,运行好合作社,抱团发展,相信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磴口县将持续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推动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全力打造“抓党建和促振兴”有机融合的经济发展新高地。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