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山药蛋”变身“金蛋蛋”

来源:乌兰察布日报时间:2022年11月21日编辑:胡丽楠
导读: 马铃薯,当地人称“山药蛋”,在商都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作为必不可少的食物,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商都人,特别是荒年,不起眼的“山药蛋”成了人们的救命粮。

马铃薯,当地人称“山药蛋”,在商都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作为必不可少的食物,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商都人,特别是荒年,不起眼的“山药蛋”成了人们的救命粮。


多年来,随着马铃薯科学化、精细化种植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链的不断健全完善,马铃薯已真正成为商都县乡村发展的主导产业。


覆膜“山药”,富了山村人


从家家一片片少种点,到集体时的大片种,原始的耕种方式将马铃薯传承下来。


70年代,集体开始讲究科学种田,从牛犋步犁的点种开始向人工铁锹挖丰产坑的种植方式转变。人们分工明确,先由挖坑人用铁锹挖一个方圆1.2尺、深约1尺的坑,另一个人用筐子或其他工具往坑里撒农家肥,第三个人在坑的4个角点4颗切好的山药种子,第四个人往坑里浇适量的水,最后由挖坑人把坑埋好。这在当时确实起到了增产作用。


进入90年代,覆膜马铃薯开始试种,碳铵、二胺等化肥配合使用,脱毒紫花白等优良品种出现。


进入2000年,商都县西北部的原大拉子乡有个叫赛勿素的小村子。这个村种植覆膜马铃薯形成了规模,而且产量和收入十分可观。因为种覆膜马铃薯能得利,所以人们的种植积极性很高,商都县最早的马铃薯交易市场在赛勿素形成,最早的旱作覆膜马铃薯现场会多次在这里召开。


2003年秋天,赛勿素的旱作覆膜马铃薯获得丰收,有一家农户用卖了8亩“山药蛋”的钱买回一辆崭新的四轮车,让“八亩山药换四轮”的故事成为佳话。


马铃薯让赛勿素这个偏僻、不起眼的小山村名声远扬,许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赛勿素参观取经,探索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路径。


因为马铃薯,赛勿素成为致富榜样,新闻焦点,农事热点。


因为马铃薯,赛勿素人扬眉吐气,吃穿改变,精神焕发,几位优秀的村干部还登堂入室,成为县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


覆膜“山药”,让马铃薯不再简单。


微型薯,让商都成为薯都之都


如果说旱作覆膜马铃薯是马铃薯由传统种植向科学种植的转型,那么精细化种植则是现代化高水平种植的大步迈进。


随着马铃薯科学化、精细化种植水平不断提高,一些知名企业和新型设施相继引进,助推着商都县马铃薯产业的升级换代。


二十一世纪初,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旭美、希森、太美等马铃薯大企业相继落户商都。这些企业集马铃薯种植、研究、加工、种薯培育为一体,把商都县的马铃薯产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几家大型企业采取的全机械化耕作,高垄栽培、有机肥料使用、膜下微滴灌等现代化马铃薯种植手段,同时推广夏波帝等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今昔对比,商都县的马铃薯种植不可同日而语。


每年盛夏时节,上千亩的马铃薯基地一片绿意葱葱,地膜下,条条微滴灌管将加入营养液的水送到每一苗马铃薯根部,滋养着一眼望不到边的马铃薯薯花盛开,形成一幅仙境般的奇观。


在小海子镇水泉梁马铃薯基地,驱车行驶在马铃薯形成的绿海当中,是何等的惬意。


收获季节,大型秋收机将一垄垄马铃薯窜起,金黄色的马铃薯形成一条带,腰别编织袋的妇女穿梭其间,她们捡拾起来的马铃薯装好袋立在地里,分布均匀,横竖成行,巍巍壮观。


连续几年,国家级的,区市级的马铃薯现场会在这里召开。


2019年,七台镇喇嘛板村专业合作社与北京希森三和马铃薯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在喇嘛板村建设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建设了107个塑料大棚,承包给村民繁育马铃薯原原种,公司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原原种回收,喇嘛板村专业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


这一项目拉开了商都县培育微型薯的序幕,通过几年的发展,商都希森公司的种薯繁育基地成为亚洲最大的微型种薯繁育基地,而商都作为中国薯都之都,在马铃薯良种繁育、马铃薯精细化种植、马铃薯深加工、马铃薯产学研等方面稳定占据着中国薯都的一席之地。


商都县年均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马铃薯产业真正成为带动商都农民增收脱贫、促进商都县乡村振兴的主要支柱产业。


这绝不是空言,因为有村民靠土地流转、季节性打工挣钱增加收入的事实作证,有希森、太美的马铃薯全粉、薯条产品作证,有希森公司培育的新薯种作证,也有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美国蓝威斯顿公司入驻商都的事实作证,有商都成为全市马铃薯种薯研发种植基地的荣誉作证。


马铃薯让商都与乌兰察布人一道共享中国薯都的荣光。


美食节,丰富商都马铃薯内涵


近年来,商都县连续举办三届中国商都国际马铃薯美食文化节,邀请国内外专家、美食家和大型知名公司前来商都出席马铃薯美食节。


美食节集马铃薯产品展示,马铃薯传统和现代食品加工现场演示,马铃薯产业研讨,马铃薯及产品洽谈交易,马铃薯专题文化展览,薯花观赏以及文艺演出为一体,多角度、多方位,全景式地展示了商都县马铃薯的种植历史、马铃薯美食的发展史。


马铃薯美食节,极大提升了商都县特别是商都县马铃薯传统美食的知名度,丰富了马铃薯文化的内涵,肯定了马铃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丰富了商都马铃薯的内涵。


如今,商都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淘汰取缔了所有的喷灌圈,大力推广覆膜加滴灌的马铃薯节水种植方法,提倡使用有机和低毒无残留农药,马铃薯的种植规模、总产量保持稳定。几十家马铃薯种植大户遍布全县各乡镇。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模式带动农民稳定增收,马铃薯依然是商都县的主导产业。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