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综合利用是推进绿色发展、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加强污染防治的需要;是消除农业面源污染,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是实现农村美、产业兴、生态好的现实目标,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这是事关国计民生的系统工程,和国家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措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
莫旗拥有700余万亩耕地,位于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是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整体推进县,国家绿色保护生态示范建设区之一。连续17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7年被评为“超级产粮大县”。秸秆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7年,莫旗已被列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旗县,确定了秸秆燃料化、饲料化、基质化、肥料化、秸秆收储运中心建设及秸秆粉碎深翻还田等六个模式,秸秆综合利用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存在不容回避的客观制约因素,如何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是下一步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
调结构 深化秸秆肥料化和饲料化利用
旗农业部门可以加大力度争取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用好国家和自治区的补助支持资金,扶持一批以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推广秸秆肥料的生产技术,提高秸秆肥料的转化率。秸秆饲料化的应用,不仅解决老百姓秸秆处理的难题,还进一步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帮助农民创收增收。
建议旗政府及其相关农牧业部门从农业结构、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高度出发,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发展适合莫旗的舍饲与半舍饲相结合的畜牧业。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结合“粮改饲”项目,采取土地流转方式,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粮饲兼用玉米等,可用做牛羊过腹的优质“草料”。探索出一条“为牧而农、为养而种,种养结合,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助推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
育龙头 优化秸秆燃料化利用
生物质颗粒燃料是国际公认的清洁能源,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就此而言,玉米、大豆两者的秸秆之中,大豆秸秆性价比最高,最可取,尤其是量大。要不遗余力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让群众认识到焚烧秸秆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易引发森林草原火灾,更易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而秸秆打包储运燃料化后,则变废为宝,既保护了大气和生态,保护了珍贵的黑土地,又节约了燃料成本,实质上也是促进农民增收。
建议旗政府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项目的扶持力度,支持秸秆燃料化相关企业落地建成投产,使之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产业化带动能力和综合利用技术推广能力,对现存的企业,如莫旗日冕热力公司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在收储运体系建设、节能减排设备、储料仓建设等方面给予项目、资金和金融贷款支持。
强招商 强化秸秆原料化和基料化利用
在莫旗,至今没有秸秆原料化企业。希望树立前瞻意识,勇于打开秸秆综合利用的格局,从无到有。争取资金扶持,建工厂、办企业。继而发挥本地区民族特色,生产工艺中融入民族元素,打造与众不同的亮点。
有一些食用菌栽培专业合作社和菌农一直在使用基料化生产,但使用得很少,这类企业数量也较小。需要政府适当引导,加大鼓励招商力度,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培育壮大秸秆生产食用菌基料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加快现代化高效农业生产,以便相应带动秸秆基料化发展。
抓示范 强化秸秆收储服务体系建设
旗政府及其相关农牧业部门加快收储运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产业链。建立以需求为导向、利益为纽带、专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济主体为骨干,政府扶持、农民参与、市场化运作与奖补政策相结合,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完整体系。
收储运大户和农民建立密切的利益联结体,通过“订单型”“股份合作型”“土地流转型”“代耕代管代储运服务型”等模式,实现秸秆的产、加、销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打捆、压块、储运全程机械化。对秸秆收储运的农机和设备,实施农机补贴政策;对秸秆收储运的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对建设储运中心的企业和龙头企业,给予土地政策支持、税收政策支持、电费优惠、金融贷款扶助等措施。
小秸秆,大文章。莫旗要紧紧围绕自治区推动农牧业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计划,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农业科技革命,加快秸秆综合利用创优创新,实现增产、增收、增效的产业化经营目标。遵照该旗情况统筹兼顾,细化谋篇布局,推进莫旗由农业大旗向农业强旗的根本转变。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