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奈曼旗:建设美丽乡村 点亮美好生活

来源:通辽日报时间:2022年10月31日编辑:张雅娟
导读: 时维十月,迎着秋日暖阳,漫步在奈曼旗乡村,连片的怪柳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怪柳林下硕大的西瓜正准备装车,沉甸甸的葵花盘将葵花腰身压弯,养殖小区一排排标准化圈舍整齐排列。沿着水泥道路走进农户院落,隐藏的是铺满院子的辣椒,野花与绿草相间,一步一景。

时维十月,迎着秋日暖阳,漫步在奈曼旗乡村,连片的怪柳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怪柳林下硕大的西瓜正准备装车,沉甸甸的葵花盘将葵花腰身压弯,养殖小区一排排标准化圈舍整齐排列。沿着水泥道路走进农户院落,隐藏的是铺满院子的辣椒,野花与绿草相间,一步一景。


今年,奈曼旗根据“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基调,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让村庄换上“新衣裳”、拥有高颜值、激发新活力,努力构建生态强基、产业引领、生活富裕的美丽新奈曼。


特色种植,实现生态增收“双赢”


淖尔台村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曾是一个封闭、贫穷、落后的地方,草场沙化植被少,农户们的生存条件恶劣。“那些年,村里耕地少人口多,平均每人只摊七厘地,根本不够口粮地,赶上旱灾家家户户更是入不敷出。”回忆过去,党支部书记吴敬宇感慨地说。


为了积极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2005年,在原奈林乡党委政府政策性引导下,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大胆地提出了依托沙地资源种植无籽西瓜这一规划。


“我们这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早上地温回升快,夜间散热迅速,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是种植西瓜的‘风水宝地’,当年,我们村可是全旗第一个种植无籽西瓜的村呢!”吴敬宇介绍说,2005年全村只有三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种植了15亩无籽西瓜,而父亲吴国喜就是其中的一位带头人,当年父亲种的5亩西瓜亩纯收入近2000元。这一年,正是因为吴国喜等人带头种植无籽西瓜,淖尔台村实现了产业“零”的突破,而随着无籽西瓜产业的不断壮大,淖尔台人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从庭院小面积试种到利用荒沙地大面积种植,从大水漫灌到引进膜下滴灌技术,淖尔台西瓜的产量和品质在不断提升。如今,依托合作社统一技术和销售,抱团发展,淖尔台无籽西瓜种植面积达到1600亩,亩产西瓜0.65万公斤,年人均增收3750元。


如何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淖尔台村党支部以生态治理为切入,顺应乡风民情实际和生产生活需要,找到了一条“党建+特色种植+荒沙治理”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治理良道,形成了党建引领下活力有序的乡村振兴样本。如今,淖尔台村鲜椒种植面积970亩,年人均增收3500元;葵花种植面积达到800亩,年人均增收1700元。


今天的淖尔台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从由沙致贫到因沙致富,淖尔台的发展离不开“生态”二字,全村荒沙地面积由2005年的1万亩缩减到了今天的1500亩。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淖尔台新村村民积极调整种植产业结构,正在沙地深处以另外一种方式,诠释着什么叫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人畜分居,让距离产生“美”


在奈曼农村,人和家畜混居在一个院子里的传统居住方式正在改变,在“牛出院、树进院”倡导下,各地推动实施的“人畜分离工程”,把牛羊从庭院搬到养殖区统一饲养。人畜相处由“合”到“分”,优化了生态和居住环境,减少了疾病的传播,让距离产生了“美”。


走进治安镇查干好来村一期养殖小区,展现在眼前的20座多排式牛舍、1500平方米饲草料库、400多头膘肥体壮的科尔沁黄牛,蔚为壮观。


“以前是前院住人后院养牛,房前屋后全是牛粪,每到入秋,苍蝇到处都是,窗户都不敢开。自从村里实行人畜分离后,院子干净了,牛越养越多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吃过早饭,45岁的养殖户梁福德就来到养殖小区里喂养自家的18头牛。


查干好来村位于治安镇南,是当地有名的养殖大村。全村共有98户466口人,家家户户养牛。梁福德说,为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村民都在房前屋后修建牛舍,过着“人畜混居”的日子。由于村民卫生意识普遍不强,看似不起眼的牲畜粪便却成为大麻烦。“大家图省事,直接把粪堆放在院子里或街上,搞得整个村子都臭烘烘的,一旦遇到下雨天,街上更是污水横流,而且在疫病防控防治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隐患。”


得益于“人畜分离工程”,2019年,查干好来村通过扶贫项目支持建设养殖小区,小区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入驻养殖户20户,二期正在施工中,建设牛舍25栋,采取一栋两户方式,可容纳养殖户50户。


养殖小区的建设实现了人畜分离,有效解决了粪污、尿液破坏环境,家庭养殖防疫难的问题,不仅让昔日的农家院落‘颜值’大增,也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村庄更加宜居宜业,疾病防治更加科学便利。”党支部书记李洪伟说,截至目前,在养殖小区的示范带动下,全村养殖10头牛以上的户达到82户,全村牛存栏量达1850头。


近年来,查干好来村坚持把牛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人畜分离养殖小区,由粗放经营向规范科学转变,逐步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家家户户养黄牛”的产业发展格局,农户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21年,查干好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2万元。


因牛而富,因牛而美。查干好来人还享受到了一些很实在的“待遇”:村里给每家每户门口都栽种了鸡心果树;春节前,五保户低保户都收到了米面油等年货;村里的文艺队添置了新的服装和音响设备……这些事项的支出,都是建立在有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前提下。


实现人畜分离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而查干好来村的变化,不是流于表面和形式,可以说,这一变化是全面系统的变化、重大转折的变化、影响深远的变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中,奈曼强化生态理念,厚植乡村生态底色,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