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跨越发展,十年沧桑巨变。太仆寺旗委、旗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砥砺前行、奋勇争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开创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十年来,太仆寺旗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浓墨重彩地绘就了一幅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活美好的壮美画卷。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太仆寺旗大圪洞村,村民们正忙着秋收,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党支部书记李军说:“我们大圪洞村这些年的变化实在太大啦!通过引进投资、京蒙帮扶,村里建成了2处马铃薯储窖、20座育种大棚、200座蔬菜大棚。采取‘企业经营管理、集体收益分红’的发展模式,村民们的钱包鼓了,集体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谈起村里这些年的变化,李军感慨万千。他说,村里原来大多是土坯房,街巷也都是土路,遇到雨雪天气,老百姓出行非常不便。现在路宽了、街净了,大砖瓦房也住上了,村民心里别提多亮堂了。据李军介绍,为了满足村民的健身需求,村里新建了两处活动广场,在帮扶企业的资助下,还建起了一座200多平方米的党群活动中心,天冷时,村民也有了健身场馆。2021年,村里安装了自来水及净水装置,让村民们喝上了优质水。大圪洞村每年季节性外来务工人员有400余人,带动了村里闲置房屋出租、超市、农家乐等行业的经济收入。大圪洞村级集体经济从十年前的无收入到2021年的17.6万余元,今年的村级集体经济预计可达到60万余元。大圪洞村村民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
十年来,太仆寺旗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全旗经济持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366.5亿元,年均增长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2.9亿元,年均增长11.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12年的21394元和6691元提高至2021年的40083元和15463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6.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9.1亿元,年均增长4%,开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太仆寺旗依托龙头企业,通过资产收益、牛羊托养托管、“特色种养+庭院经济+电商”等6种带贫模式,累计带动2万名贫困人口通过入股分红、兜底保障、务工就业等方式实现稳定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年资产和经营性收益近5000万元,176个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7万元,73个重点嘎查村超过25万元,产业扶贫工作走在全区前列。2020年底,高质量通过贫困退出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和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顺利摘掉戴了25年的国贫旗帽子。累计投入23亿元,改造农村牧区危房1.11万户,修缮房屋2.77万处,拆除危旧土房6.93万处,修建院墙238万延长米,新建和拓宽通村道路579公里,硬化街巷588公里,安装“户户通”8335套,栽植苗木38万亩,初步建立起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长效机制,农村牧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认真落实“为养而种、种养一体”发展思路,累计减羊21.6万只,增牛2.3万头,农牧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占比提高21个百分点。
太仆寺旗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加大民生领域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城镇发展水平、提升群众宜居质量。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补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不断提高。加强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医养结合示范性区域敬老院,大幅提升养老服务和保障能力。经多方努力和不懈争取,促成太锡快速铁路途经太仆寺旗并设站,为太仆寺旗融入首都经济圈奠定了基础。新建改造县乡公路392.3公里,新建市政道路23.2公里,省道304线即将竣工通车。
太仆寺旗以新区完善功能、旧区改造提升为重点,累计投入20亿元硬化铺装20.5万平方米;新增城镇绿化37.4万平方米,补植提升绿化25万平方米,城镇绿化率达到18.7%;新建热电联产项目稳定运行,配套新建供热管网17.1公里,改造老旧供热管网37.5公里,供热质量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改造提升老旧小区32个,直接受益4518户;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全面落实,草原植被平均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实现“双提高”。
十年成长路,再创辉煌时。太仆寺旗儿女壮志在胸、豪情满怀,将以在锡林郭勒盟南部率先崛起的雄心、全面争先创优的信心,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