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光阴,发展之河川流不息,每一处印记皆是不凡。党的十八大以来,乌拉特前旗昂扬奋进,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建设稳中有进,重大项目快速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趋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鼓舞的新成就。
“农”墨重彩绘振兴 “畜”势勃发添活力
金秋时节,乌拉特前旗广袤的田野五彩斑斓,处处透着丰收的喜悦。曾经是低产田,甚至是无法耕种的荒草滩、水泊子的乌梁素海西海岸高效农业科技创新园区里,现如今辣椒、玉米、葵花横竖成行、果实喜人。园区负责人白恩泽介绍,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乌梁素海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水肥一体化项目,这里的土地流转费由过去的每亩350元提高到了850元。园区应用的北斗导航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黄河水澄清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籽粒直收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既改善了土壤,又实现了增产增收,周边农民纷纷效仿。
乌梁素海西海岸高效农业科技创新园区仅是近年来乌拉特前旗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深化农牧区改革为动力,以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为主攻方向,强化现代农牧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广泛普及测土配肥、智能水肥一体化、北斗导航无人耕种、无人机植保等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构建“产加销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推动农牧业发展向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转变,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和明显优势的农牧业特色产业。目前,明安镇羊肚菌、小佘太镇花菇年产值达2500万元;大佘太镇佘太红辣椒、爆裂玉米、鲜食糯玉米等年产值超1.5亿元;明安镇和小佘太镇种植旱地小杂粮年产值约800万元。先锋镇先锋村万亩国家地标产品种植基地枸杞、白梨脆年产值约2000万元;白彦花镇塔汉其嘎查以契丹香果和契丹红为主的新优特林果产业园年产值将达到1900万元;以苏独仑瓦窑滩西瓜绿色认证和全国名特优新产品为抓手,带动后山、套内地区西瓜种植走上品牌化发展的路子,年产值约1.2亿元;以天衡制药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大佘太镇、明安镇、西山咀农场、先锋镇发展仿野生中蒙药材种植,打造闻名全国的“玉衡”仿野生中蒙药材、“昭君红”有机枸杞、“明安黄芪”等品牌。
经过几年努力,全旗共打造了4个田(牧)园综合体、21个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10个千亩单品示范园,建设了蒙牛10万头奶牛高端奶产业养殖基地、知青众兴养殖基地、牧原2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标准化示范养殖场达到91个;引进培育天衡、禾兴、朔河禾等12家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市级龙头企业;全旗已有2家企业10款产品被授予“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两品一标”、名特优新农产品达到71个。同时,依托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项目,投资5100多万元,建成冷藏保鲜库44个,通过错峰销售,实现农产品溢价、农牧民增收。
转型升级产业聚 基地释放新动能
乌拉特前旗的工业发展起步较早,基础较为扎实。目前,全旗建成了1个自治区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乌拉特前旗工业园区和1个中小企业创业园,基础设施完善,项目承载能力较强,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位于乌拉特前旗工业园区的东立光伏电子有限公司今年完成一期项目提质改造,多晶硅年产能达到2万吨。公司去年启动的总投资约50亿元的二期年产4.8万吨多晶硅项目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该项目的落地建成将进一步延伸多晶硅产业链条,为全旗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增长点。“到2023年,公司产值达到200亿元,实现利税30亿元,一期二期两个项目加起来,年产多晶硅达到6.8万吨。”内蒙古东立光伏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章新虎说。
今年以来,乌拉特前旗提前科学谋划,积极主动作为,按照国家环保、能耗政策要求,一方面,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开展招商引资,引进签约项目10项,总投资344亿元。截至目前,已落地2项,完成投资3.53亿元;正在办理前期手续8项,其中,美锦铁合金整合项目将于近期开工,标达新材料与光伏支架、中电建抽水蓄能、远景储能等一批“含新量”“含绿量”高的好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势必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引擎、新动能。另一方面,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面节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现包钢庆华7.3万吨合成氨项目即将试生产,金辉稀矿20万吨硫酸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传统产业精深加工度和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新型化工冶金特色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以绿色低碳发展为主攻方向,推动工业经济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引进了包钢庆华、包钢还原铁、大中矿业、东立光伏、天衡中蒙药饮片加工等项目,形成了3.2万吨稀土新材料、51.6万吨铁合金、1000万吨铁精粉、240万吨氧化球团、4000吨钼精粉、210万吨焦炭、1.2万吨高纯硅晶、5亿立方米煤制气、40.8万吨液化天然气、2万吨中药材加工等产能。构建了以矿山、冶金、化工、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为优势主导,以新材料、装备制造、中蒙医药等为新兴动能的产业发展格局。
拉开城市大框架 美丽家园更宜居
“以前主要去林海公园。自从园区开放,我家老大每天放学后来这里踢球,老二来玩游乐设施,我和朋友也每天早晚约着来这里走步锻炼身体。这里不仅环境特别好,而且离我家近,可以满足全家人的健身、娱乐需求。”总占地27.4万平方米,集运动、休闲、生态、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乌拉特前旗文化体育园区,自今年9月中旬正式面向社会开放以来,当地居民群众健身休闲又有了新去处,幸福感也是越来越浓。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按照打造“山水园林城镇”的目标,全面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城镇发展大框架全面拉开。一大批提升城市品位的标志性建筑相继拔地而起,城市配套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更加优化,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全旗共争取城镇建设项目65项,完成资金城建固定资产投资13.76亿元。实施了棚户区改造专项、老旧小区改造、污水处理厂扩建等市政项目,以及传统村落建设、历史建筑修缮、农村垃圾处理、农村危房改造、煤改电、清洁能源钢化处理改造等配套项目,城镇面貌得到不断改善。
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实施了市政道路、地下管网、城市街景、公园广场“四大基础提升”工程。新改建9.95公里的市政道路,实施了7.7公里的110国道城区段综合改造工程;完成污水处理厂一期改造和扩建工程、乌拉山镇再生水管网及附属设施工程、污水处理厂应急池等工程,累计新改建城区排污管道27.66公里;完成了知青主题游园、乌拉特前旗文化主题公园、黄河游园、林海公园扩建等一批特色主题公园建设,累计增加公园面积约511.5亩;打造了林海仿古一条街、景观长城、卧羊台等特色景观街区;实施了乌拉特大街两侧12栋公建楼以及19栋高层商住楼的亮化工程,城镇宜居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文旅融出新天地 且以诗意共远方
在总面积4436平方米的“城市会客厅”——乌拉特前旗图书馆,每逢周末都会迎来大批的“客人”。家住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嘉禾小镇的张女士只要没事儿总喜欢“泡”在图书馆里,周末她还会带孩子一起来这里“充电”。“图书馆建得非常漂亮,休闲舒适,内部设施也高大上,这得给当地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重视点个赞。来这里,一杯茶、一本书即可享受一段充满惬意与宁静的时光。”乌拉特前旗图书馆成立于1979年,自2017年6月搬迁至新馆以来,现有馆藏书籍14万册,电子文献数十万册,数字资源总量48TB,已成为全旗的文化休闲新标地。
今年,乌拉特前旗三湖古渡乡村旅游示范点建成开放,乌拉特部落通过招商引资,实施景区改造提升项目,升级欢乐世界、康养基地、民族文化园等项目,正在积极申报国家4A级景区……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文化自信”为目标,紧紧围绕“讲好前旗故事,打造前旗名片”这条主线,以“文化兴旗、体育强旗、旅游活旗”为主旨,以“品牌乌拉特”“魅力乌拉特”“书香乌拉特”“活力乌拉特”“智慧乌拉特”建设为抓手,先后成功举办六届“魅力乌拉特”中国西部民歌会、“碧水蓝天 中国乌梁素海”美术摄影作品名家邀请展和乌梁素海冰雪节等一大批特色品牌活动,有效提升了乌拉特前旗的知名度、美誉度。
同时,围绕“文旅深度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思路,以乌拉特民族文化、河套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兵团知青文化等文化资源为依托,充分挖掘本区域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乌梁素海、黄河三湖渡口等丰富的山水资源和历史人文遗迹、自然风貌等资源,着力构建“一心、两带、六区”(“一心”是将乌拉山镇建设成为乌拉特前旗的文化展示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服务协调中心;“两带”是沿黄景观带和草原湿地景观带;“六区”为田园生态主题区、草原湿地主题区、农耕红色文化主题区、黄河风光主题区、都市休闲主题区、历史文化主题区)的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发展格局。
目前,全旗有小佘太秦汉长城、战国赵长城遗址、阴山岩画、北魏沃野镇遗址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全旗旅游业接待游客134.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1亿元。旅游业已成为带动乌拉特前旗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