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阴山下,滚滚黄河边,河套平原,一派生机。
田野中,万物竞秀,瓜果飘香;项目园区内,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景区公园里,欢声笑语不断……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正在临河区徐徐展开。
近年来,临河区把握时代脉搏,抢抓发展机遇,砥砺前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市委“五高五新”奋斗目标、“四个区”发展定位、“两个基地、四个产业集群”主攻方向,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乡村振兴出亮点,工业振兴抓重点,城市更新攻难点,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主抓手,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担当作为,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势头强劲
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今年以来,临河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套灌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本地农牧业资源禀赋,全力扩大农业有效投资,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在乌兰图克镇鲜农现代设施农业综合园区里,大跨度厚墙体日光温室和文洛型阳光智能温室坐落有致,棚内有黄瓜、西红柿、辣椒、茄子等北方常见的新鲜果蔬,也有香蕉、石榴、车厘子、火龙果等南方果木安家落户。园区采取“企业承建、农民承租”的经营模式,温室除鲜农公司少部分自种外,大部分返租给农户,公司负责从种植、生长、收获到销售全产业链服务。企业、农户“捆绑”致富,走出从“地上挣钱”到“棚里生金”的发展新路子,户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是传统农业大田收益的20倍。为进一步带动周边农户增产增收,今年园区通过水肥一体物联网控制系统将工业二氧化碳应用在设施农业上,既实现节能减排、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同时又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去年,智能温室中的加西娜西红柿单颗重量为45~50克,今年使用二氧化碳气肥后,一些比较大的已经达到了55克,从整体来看果型也更加匀称。在二氧化碳气肥项目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后,预计亩均增产20%以上,设施农业种植瓜果蔬菜预计可实现亩增收3000元以上,大田玉米预计可实现亩增收300元以上。”园区工作人员介绍道。
没有产业振兴,就没有乡村振兴。临河区立足现有优势,积极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发展路径,为传统农业种植带来新技术、新模式,为农民增收致富带来新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在双河镇,今年新建的进步村5G+引黄滴灌智慧辣椒种植示范园区,核心区集中连片种植辣椒3000亩,辐射带动面积10300亩,带动进步村及富河村40余户农户通过辣椒订单种植增加收入,预计亩均可以增收2800元。在新华镇,10万亩高产高效粮食安全生产园区内,今年小麦集中连片种植面积达到了3.2万亩、玉米集中连片种植面积为6.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为0.2万亩。在白脑包镇,内蒙古君牛农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万头肉牛养殖园区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在巴彦淖尔现代农畜产品物流园区,大北农(巴彦淖尔)科技园年产12万吨反刍饲料的生产线已开工投产……临河区通过开展“乡村振兴大比武”、观摩联评,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实现了“乡乡有亮点、村村有产业”,落实市区两级农牧业重点园区25个,落实订单面积123万亩,5.2万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并受益。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3万亩,新增流转土地13万亩。创新推动数字畜牧业全产业链技术输出基地建设,重点扶持培育的“瘤胃胶囊”数字农业高科技项目,现已在国内国际市场推广。新华镇数字化服务管理指挥平台上线运行,在18个国家试点中领先。
工业经济活力迸发
3月11日,临河区在我市2022年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共签约3个重点项目,协议总投资额15.6亿元。
4月29日,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常州龙腾公司联合体光热装备产业园在临河区开工。
6月24日,临河区在我市2022年第二季度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共签约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2亿元。
8月18日,投资10亿元的三一重能巴彦淖尔零碳产业园项目在临河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也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临河区始终把项目作为稳增长促转型的动力引擎,围绕优势资源谋项目、抓招商、扩投资,以重大项目带动高质量发展。今年,临河区签约的重点项目涉及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风电智能制造、装备制造、肉牛养殖等方面。上半年,49项重大项目开复工46项,完成投资20.8亿元;梳理形成“7+4”产业链,赴江苏常州、湖南长沙、山东寿光等地精准招商,成功引进项目13项,在谈项目14项。
“多谢政府牵线,让我们能拿下这笔贷款。”内蒙古草原晶鑫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吕金积说。该公司通过质押公司知识产权获得中国银行巴彦淖尔分行500万元科技贷的金融支持。企业是经济运行的主体,也是吸纳就业的主体。受疫情影响,今年部分企业出现了资金困难,为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临河区认真贯彻落实《巴彦淖尔市稳住经济的若干措施》,实施干部包联工作机制,出台各类金融支持政策6项,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城市更新幸福升级
“我在这个小区住了好多年了,以前小区的地下管网不行,每次下雨积水特别深,根本出不去。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把小区的地下管网通了,院里的电线也都收拾整齐了,现在我们老年人出来散个步、小孩子出来玩一玩,出进方便多了,感觉小区也比以前好住了。”家住税华小区的孙冠雄对临河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赞不绝口。
在城市更新中,临河区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居住、出行等诸多实际问题,让城市建设成为造福群众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住了好几年的房,现在终于拿到了房产证。”“新建的百合园就在我们家门口,吃完饭和老姐妹们出来转转,真是不赖。”“以前旧城区一直没有合适的全民健身中心,现在新建的临河区全民健身中心正满足了我们的需求,太好了!”……一件件群众点赞的小事,一张张幸福洋溢的笑脸,浸润着浓浓的民生情怀,更是群众幸福生活最有力的体现。
今年以来,临河区强化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丰州路、光明街等13条道路修建工程,陕坝路建成通车,开工建设市政管网20.4公里、口袋公园7个、微景观10处,北边渠综合改造项目即将完工,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实施31个老旧小区改造、1520户非成套住宅改造、850套公租房建设工程。高效推进房地产“三难”问题,解决“回迁难”351套、“入住难”499套、“办证难”1031套。G242国道、G110国道、包银高铁临河西站综合客运枢纽站项目等顺利推进。
征程万里风正劲,踔厉奋发正当时。临河区各族干部群众勠力同心、苦干实干,以万分热情投入经济社会建设中,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成生动实践,奋力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