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美丽乡村入画来 幸福生活甜如蜜

来源:阿拉善日报时间:2022年07月25日编辑:胡丽楠
导读: 近年来,西关村依托巴彦浩特西城区综合改造工程,以村企联建房地产开发为抓手,短短几年时间完成了从“三类嘎查”到“集体经济示范村”的完美蜕变,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活力。

走进阿左旗巴彦浩特镇西关村,宽阔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一盏盏路灯整齐排列;休闲广场上,三五成群的村民们或锻炼身体、或闲聊家常,孩童们快乐嬉戏,呈现出一幅文明和谐的乡村景象。近年来,西关村依托巴彦浩特西城区综合改造工程,以村企联建房地产开发为抓手,短短几年时间完成了从“三类嘎查”到“集体经济示范村”的完美蜕变,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活力。


西关村地处巴彦浩特西北角,总面积2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96户、398人。作为盟府巴彦浩特的城中村,过去,西关村的村民们以种植蔬菜为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耕地少,缺少支柱性产业,村民又找不到增收致富的渠道,逐渐成为一个贫困村, 2012年被评为“三类嘎查村”。“那时候的西关村房屋破旧、居民收入低、环境脏乱,紧邻盟府却难觅发展之路,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就靠种地,还得自产自销。”今年50岁的张军是土生土长的西关村村民,他曾担任过村民委员会主任,是西关村发展、建设的重要见证人。


随着巴彦浩特西城区旧城改造全面启动,西关村紧抓改造机遇,让村子走出低谷、实现转型。经过村民讨论、村“两委”商议,西关村与两家企业以村企联建的模式形成合作,征用村民土地,开发了西城佳苑、丽水嘉园、西关景苑、祥瑞阁4个住宅小区,所得收益纳为集体经济,每年定期给村民们分红。张军就是村企联建帮扶的受益者,年轻时的他不愿意像父母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却换来微薄收入,所以选择了“北漂”。2012年,张军回家看到家乡的变化后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得益于村企联建、征地赔偿、村民分红等一系列帮扶政策,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加上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他入股成立了一所驾校,如今已是驾校的负责人,日子过得很惬意。张军说:“现在西关村有了新面貌,村民的生活也有了新变化。”


“曾经的土坯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电器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大病小病都有医疗保障,每年还能拿到村里的分红,生活没有后顾之忧。”80多岁的村民王凤兰细数生活的变化,满足之情溢于言表。近年来,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西关村不断加强和完善各项惠民举措,如今,村民们每年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村集体出资支付,45岁以上的村民每年享受1000元的养老保险补贴,村集体还会为考上大学的学生发放2000~3000元不等的助学金。


西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聂振慧说:“下一步,西关村将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加强村企联建,继续加大力度延伸房地产开发、养殖业等产业链,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持续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共同走上致富道路。”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