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一座城市的建设管理水平,往往由细节决定。在包头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青山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城市品质提升行动为重点,不断加快城市管理步伐,强化市容市貌管理,优化绿色生态治理,推进老旧小区颜值改造……用“绣花功夫”,“创”出了城市颜值新高度,“绣”出了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活。
多元共治精管理 市容市貌更靓丽
徜徉城区,道路干净通畅,市容靓丽整洁,牌匾规范美观;步入繁华闹市,呈现眼前的亦是游摊小贩规范有序,地净巷洁……喜人的市容秩序背后,是青山区全面推进城市综合治理和精细化管理的成果。
一直以来,青山区聚焦城市管理重点、夯实城市管理基点、打造城市管理亮点,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综合治理能力,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力量。
文明城市创建,精神文明是基础。青山区以打造全区公益宣传示范街为重点,通过开展公益广告、国旗彩旗“过筛子”专项行动、启用“青山云督查”智慧系统等,扎实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水平稳步提升,为创城工作助力添彩。
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青山区各部门上下联动、齐心协力,紧盯薄弱环节,把目光瞅准每一条道路及背街小巷,加大整治力度,对发现的城市顽疾、城市治理等问题,集中力量开展“翻里子”“过筛子”“拔钉子”百日攻坚等行动,攻坚克难,高质量推进城市容貌秩序大幅提升。今年,加大力度对龙江道、乌审道、赛音道、合作道等20条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整治。截至目前,累计封堵先锋道、民主路、自由路、科学路等道路两侧的破墙开店46处400平方米、拆除私设护栏台阶等27处216平方米、拆除门斗6处125平方米、拆除棚亭3处16平方米,有效改善街巷环境面貌。在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中,交管部门全员下沉一线,上下联动,彻查不文明交通行为,规范交通秩序。同时,为群众提供预约、审核、登记、发牌一站式电动车牌服务。截至目前,共为7000余辆电动车安排上牌。
城市只有净起来、亮起来,才能美起来。
刚刚洒完水的路面散发出“青春”气息,道路中间的护栏被洗得锃亮……每天天刚蒙蒙亮,在城区大街小巷,总能看到一辆辆高压冲洗车、多功能洗扫车对道路进行冲洗作业,这是今年青山区实行环卫市场化改革后市容市貌发生的巨大变化。
为打造安全有序、洁净靓丽的市容环境面貌,提升人居环境质量,青山区以高标准、常态化、全覆盖为标准,用“绣花功夫”推动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环卫保洁引进市场化机制,实行“政府主导、公司运营、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全新模式,提高环卫作业工作效率和保洁质量。在充分运用好“青山区精细化管理微信群”的同时,不断优化城市精细化管理街长负责制体系,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总街长,区执法局、住建局、市场局、交管大队主要领导、青山区公安分局、乌治分局分管领导任副总街长,下设一级街长、二级街长、三级街长,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联动、聚焦发力、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将城市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水平提升至更高标准。
城市数字化转型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提档升级的重要表现。青山区全力推进智慧城管平台建设与沟通协作,搭建起青山区街长制信息化管理智慧平台“青山风景”,实现城管执法、交警、住建、市监四大职能部门工作数据共享,通过相互联动合作,快速发现问题,高效解决问题,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数字化,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助力城区环境质量大幅提升,也为文明城市创建铺就亮丽底色。
老旧小区换新颜 百姓宜居乐开怀
城市建设关乎城市“面子”,也关乎民生幸福,而老旧小区的改造不仅能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也能为居民提供更高品质的宜居环境。
楼房“穿衣”,家里暖了;管网更换,“血管”通了;墙体粉刷,“容颜”靓了;路面整修,出行便利了……走进青山区呼13街坊电一建院内,小区面貌发生的变化令人眼前一亮。“现在环境变得好多了,我们住得也更加舒心了!”原本想搬离该小区的刘大爷聊起小区改造后的变化赞不绝口。
说起“创城”带来的变化,生活在老旧小区的百姓有着最真切的感受。
近年来,青山区不断创新政策机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投入资金参与小区的建设和居民服务中,让不少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居民生活环境大幅改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2021年,青山区对标补短、强化配套,新改建道路4条、综合改造棉纺小区、幸5街坊、幸6街坊、幸7街坊等44个老旧小区461栋居民楼193.1552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3595户。新改建公共卫生间31座。2022年,青山区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并一改以往的改造方法,将实施主体变更为各街镇,区住建局负责总体调度,并出台相关实施导则和图集,引导街镇开展工作。通过实施主体的变更,能在改造中第一时间倾听民意、解析民情,切实把为了居民、依靠居民、惠及居民的宗旨落到实处,保障好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赛五街坊改造是青山区在今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首批开工改造的老旧小区之一。楼房于上世纪80年代后建成,管道老化、违建现象严重,地面破损、飞线环绕、设施陈旧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改造工程先拆违建,再对供水、排水、供热等管网以及小区路面、屋顶防水、为老托幼、智能充电等21项内容进行更新改造,改造面积7.365万平方米。改造完成后,赛五街坊将成为一个环境优美、服务完善、功能齐全、文明祥和的高品质居住社区,将有20栋楼778户居民受益。
“政府真是为居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小区改造后,违建拆除了,活动空间拓宽了、破损路面也变得平平整整,住得也更舒坦了……”在赛五街坊居住了十几年的居民王先生看着小区一步步发生的改变,打心眼里高兴。
据了解,从2019年开始至2021年底,青山区相继完成68个老旧小区的提档升级。今年,又加大力度投资7.5亿元改造赛五街坊、幸福路16号街坊等33个老旧小区,改造面积122.8万平方米,届时将有314栋15719户居民受益。老旧小区的改造,不仅让居民家园更有颜值,市井生活更有品位,社区服务更加完善,也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让每位居民感受城市之美、尽享居住之乐。
一座城市的温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的速度,更要看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翻看2022年青山区“民生实事成绩单”,重点实施10大民生实事项目: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兵工文化社区特色改造项目、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农村污水管网改造项目、道路及配套设施便民服务项目、背街小巷综合治理项目、师生心理健康教室提档升级项目、口袋公园城市美化建设项目、老旧公厕修缮升级项目、残疾人爱心之路无障碍设施改造项目。精心改造老旧小区33个,对24个小区进行既有住宅节能改造,建设2个主题鲜明的口袋公园,提档升级5个老旧公共卫生间, 综合治理20条背街小巷……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都是“创城”带来的实惠,实实在在惠及着百姓,让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也为整个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绿满家园花满城 幸福蓝图绘到底
沐浴着柔和的阳光,漫步在城区大街小巷、公园、广场,随处可见的绿意葱茏和花草缤纷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大人散步乘凉,孩子在树林间嬉戏,清风徐来带着扑鼻花香,闲暇时光里,市民在家门口随时欣赏美景,享受惬意……这是青山区在大力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所带来的生态福利之一,正加速升级着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青山区不断推进“留白增绿”工作,以城市道路、公园绿地为重点,因地制宜,见缝插针进行“植树增绿”和园林景观提升工程,通过对公园提档升级,打造小微景观、主题花坛、街景游园等,大力改善区域环境,增加绿色生态空间,让青山区及周边百姓可以更加便利地亲近自然、享受绿色。
日前,家住迎宾小区的刘阿姨,又来到住宅小区附近的口袋公园——望溪园散步纳凉。刘阿姨说:“退休没什么事干,可以到这走一走,锻炼锻炼,如今走出家门就能找到休闲放松的地方,挺舒适的。”而刘阿姨所感受到的舒适,正是青山区去年实施民生工程建设给城区带来的变化。新颖的雕塑、优雅的休闲过道、颜色艳丽的透水广场以及开放正盛的各色花卉,形成层次分明、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一处怡静、舒适的休闲空间。
据了解,2021年,青山区共改建游园节点19个,其中包括打造完成了4处主题花坛;在重要的节点、十字路口以植物造景,增加景石、雕塑等景观小品,打造了11处小微景观;结合现有游园的现状及周边居民的需求,改造了4处街景游园;将原有绿地改造成望溪园、环绣苑2个口袋公园。2022年,青山区将打造口袋公园作为全区10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计划启动保利园和民主路游园两处口袋公园建设,青山公园改造以及广场市政基础设施改造等工程。另外,开展“铺满绿”工程,消除裸露地面。对青东路、文化路、青山路等主次干道两侧绿化带内缺株断垄、裸露黄土情况进行苗木填补栽种。目前,全区养护路段共计补植乔木1145株,灌木球246丛,绿篱9147.02平方米,地被9000平方米,城市绿化面积的逐步扩大,城市绿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让整个青山实现了自然生态与人文气息有机相融,让公众尽情享受“繁花似锦”的建设成果。
“推窗见绿、开门见景”。如今,一幅幅经典、新颖的绿化景观已成为一道道靓丽的窗口名片,呈现在城市广场、公园和街景。“现在明显感觉青山的绿色越来越多了,花儿越来越美了,不管走到哪儿,都能享受到花儿的微笑与馨香。”居住在青山的王女士开心地说。
精细治城,道德润城,文化载城。未来,青山区将坚持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整合城市多方力量,坚持以“绣花功夫”提质、提速、提品、提效,让城市更美好、百姓更幸福;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留下一个个城市品质蝶变的华丽瞬间,续写城市荣光。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