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鄂托克前旗围绕“三农三牧”发展大局,始终把乡土人才挖掘、培养、使用作为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以政策引领、招引驱动、平台建设、就业创业为抓手,持续不断做大做优“乡土人才蛋糕”,积极稳步释放人才振兴“红利”。
做好“政策引领”文章,畅通人才供给渠道。持续加大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先后修订了《鄂托克前旗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方案(2018—2022)》,着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678”工程,持续增强人才振兴驱动力。结合“鄂尔多斯市人才新政30条”要求,印发实施了《鄂托克前旗事业单位引进和招聘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实施办法(试行)》,制定了《鄂托克前旗乡村振兴优秀人才和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选拔培育办法》等多项人事人才政策,不断畅通人才招引“绿色通道”,完善乡土人才开发配套机制,引导优秀人才向重点产业和重点行业集聚。
做好“招引驱动”文章,破解基层用才难题。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偏远地区乡镇卫生院人才、乡镇教师招聘难的问题,采用因事施策、因地制宜,公开招考乡土实用人才、医疗教育人才下沉基层等方式方法,持续加强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等措施,妥善解决基层人才引进难题。2022年以来,通过招引结合的方式,全力推进教育、卫生系统“双百”工程,公开招聘乡村教师126名,公开招聘卫生健康系统专业技术人员100人,引进成熟中学教师14人。同时,通过学历提升、集中下派等方式,全旗68个嘎查村基本实现“一个嘎查村3名大学生”目标。
做好“平台建设”文章,注入人才振兴动力。扎实做好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乡土人才工作站等各类平台载体建设,组织申报能源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及各级各类人才团队、高层次人才、名师名医工作室等人才项目。目前,累计认定11个旗级乡土人才工作站。同时,落实好职业培训评审项目专家人选推荐工作,对12名申报人员进行推荐上报,引导和推动专家人才服务农村牧区。成立“邹六根名师工作室”和“邹六根德育创新工作室”,助力旗域现代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修缮运营管理鄂托克前旗人才雅居,完善公寓配套制度,健全服务功能。实施“银龄”计划,整合“老领导、老干部、老专家”力量,组建服务团队,开展服务基层活动。
做好“就业创业”文章,激发创新创造热情。按照“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规范化管理”的思路,在全旗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嘎查村社区建设一批见习、实习基地,充分汇聚社会各方力量。目前,已开发27个青年见习就业岗位。积极对接上级行业主管部门,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职业中学就业技能实训基地申请“以奖代补”项目,切实发挥平台引领作用,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组织开展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在四个镇举办“专场签约仪式”及岗前培训,全旗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岗233人。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劳动力专场、就业扶贫专场等5场招聘会,提供岗位330个。与内蒙古新亚能源投资集团公司签订就业合作协议,累计吸纳广大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转移农牧民20多人,持续增强企业吸纳就业能力。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