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包头青山区最美的风景

来源:包头日报时间:2022年07月04日编辑:胡丽楠
导读: 此刻,炎炎夏日,环卫工人随时能在“劳动者港湾”及爱心商户处接一杯水;斑马线前,机动车礼让行人已蔚然成风;公交车上,乘客主动为老人小孩儿让座……

此刻,炎炎夏日,环卫工人随时能在“劳动者港湾”及爱心商户处接一杯水;斑马线前,机动车礼让行人已蔚然成风;公交车上,乘客主动为老人小孩儿让座……


此刻,一辆辆共享电动车被志愿者们精心挂上牌子,停放在规定区域,等待着为市民们的低碳出行提供助力;一部部新式电梯被工人们安装调试,在老旧小区投入使用,为居民提供着便利的服务……


此刻,行走在青山区的大街小巷,一幅幅文明画卷散发出浓浓暖意扑面而来:整洁安宁的小区,芳草萋萋的绿地,特色鲜明的街头公园,畅通便捷的交通环境……


这一切,无不彰显着青山区最美的风景。


方寸之间 体现城市文明发展


日前,青山区在去年完成的望溪园、环绣园两处“口袋公园”建设基础上,又启动了保利园和民主路游园“口袋公园”建设工程,利用街道、街角闲置空地,种植花草灌木,设置廊架景亭、休闲座椅和健身器材,形成范围相对较小的绿地开放空间。建成后的“口袋公园”将慢慢融入居民生活,串起城市的精致风景,让群众领略“方寸之美”,实现推窗见绿、开门见园的美好愿景。


人居环境不仅体现着城市文明,也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指数。近年来,青山区持续推进区域整体绿化,推进城市园林景观优化美化升级,提升公园品质,进一步营造优美、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


面对市容市貌提升、环境卫生整治等突出问题,青山区坚持集中攻坚与长效巩固相结合,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全面优化社区(小区)、农贸市场、交通场站等环境秩序。“我在朝阳一区住了20多年,这几年变化特别大:破损的路面修得平平整整,绿化带修剪得整整齐齐,污水跑冒也不见了,还规划了停车位……虽然住在老旧小区,幸福感一点也不少。”青山区朝阳社区居民武维刚说。


今年,青山区聚焦城市更新行动,正组织实施一批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有序推进市政园林管养和环卫保洁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系统整治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难题,完善中心城区路网系统,促进生态绿化提质增效。


志愿服务 助力城市文明创建


每天清晨,街头上的“红马甲”总是最先苏醒。青山区六合成社区的义工志愿者杜贵宝一大早会穿上红马甲,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进商铺、进小区,向大家宣传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捡拾烟头、铲除乱张贴的小广告、清理绿化带里的杂物等,一上午他都会重复着这样的工作。“现在文明城市创建已经常态化了,我们做志愿服务也常态化了。我是社区的‘全职义工’。虽然这些工作看起来很枯燥,但我干得很开心。我身边的志愿者朋友们也都觉得,能够服务社会是件光荣的事。”杜贵宝说。


“几年前,我是他们‘护送’的考生,如今,我也成为了‘爱心送考’中的一员。”今年高考前夕,家住青山区的张女士报名“爱心司机”,免费为考生提供护送服务。张女士说,因为当年自己被免费护送考场的回忆特别珍贵,如今也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让城市更有温度。每年高考时节,志愿者组建的爱心送考车队都是包头街头醒目的“文明风景线”。今年,这支浩大温暖的队伍再度为爱奔忙在街头。


爱心不仅在“路上”,也在考场外延续。来自各行业的志愿者们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免费为考生和家长提供矿泉水、凉茶、防暑药品,不少考生家长也积极参与。


在青山区,像这样的志愿服务还有很多。特别是在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期间,一批又一批志愿者充分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配合开展检查登记、体温检测、心理辅导等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近年来,青山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充分发动辖区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志愿服务力量,常态化开展文明知识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物业管理提升、基础设施维修、停车秩序规范等志愿服务活动,持续优化提升人居环境,共建美丽文明和谐社区。


在青山区加强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建设的过程中,除爱心涌动的志愿者外,项目化品牌志愿服务的建设也为城市风貌锦上添花。这些项目化品牌志愿服务带动广大志愿者活跃在基层社区治理、服务广大群众、传播文明力量、共享发展成果等方方面面。如今,在青山区一批接地气、暖民心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已深入人心。


眼下,志愿服务在青山区已蔚然成风。数据显示,目前,青山区拥有注册志愿者7万余名;280余个注册志愿服务组织活跃在社区村镇,标志着青山区志愿服务事业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精细管理 提升城市文明品质


为全面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城市文明品质,青山区全面推进“街长制”管理模式。“青山区互助道这儿的马路牙子有部分损坏,希望相关部门及时处理。”上传照片、备注问题……这是杨帆每天的工作内容之一。杨帆作为青山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容一中队的队员成为了三级街长,专职负责的区域是建设路至文化路间的互助道段。每天巡查时杨帆发现问题会及时解决处理,如街面散落的垃圾、自行车电单车乱停乱放,他会协同环卫工人和协勤一起清理垃圾,把单车摆进停车位,若不是职责之内的事情便将问题及时上报到城市精细化管理群。


据了解,青山区“街长制”实施以来,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每条街道都有“街长”具体负责,从根源上解决了“该谁管、谁来管、什么时候管”等问题,让管理更加精细化、治理更加精准化。


“不用去政务服务大厅,就近在社区即能办理营业执照申领手续,太方便了。”近日,在青山区哈达社区便民服务点综合服务窗口,居民刘先生成功申领了营业执照。


刘先生准备在哈达社区附近开设一家小超市,到政务服务大厅办理感觉有些耽误时间,便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咨询能否办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社区便民服务点综合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不到一小时,就顺利领取了营业执照。


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的办事窗口像一面镜子,映射出城市文明的缩影。近年来,青山区持续推进政务服务“综合一窗”改革,并以一体化平台为主导,构建多层次综合政务服务体系,把服务延伸到社区,形成了线下“只进一门”、线上“一网通办”的基层政务服务一体化工作机制,打造“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城”的政务服务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民服务。


思想引领 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家住青山区的马文刚,是包头雷锋车队队长,15年的坚守,15年的行动,他带领车队把“雷锋”的足迹留在城市街头和最基础的单元里,传播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彭景武,二○二厂退休工人,退休后仍发挥余热,主动到社区担任义务巡逻员,不管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他每天奔走在社区的大街小巷;孟祥林,身为北重集团武装保卫处警卫队队员的他,在面对窃贼时奋不顾身,挺身而出……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包头好人。


“第一次来包头,发现包头不仅有美丽的风景,更有美丽的心灵,通过这些好人事迹,我感受到了包头人民的善良和热心,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来包头访友的李贵在近距离感受包头好人的道德力量后,竖起大拇指为包头点赞。


接地气、能走心、有新意。在城区内,无论是主次干道还是背街小巷,精心布置的各类主题多样、构思精巧的公益广告、彩绘墙体、景观小品无处不在。以欢乐、缤纷、梦幻、童年为元素绘画的电表箱、以“孝老敬亲”“诚实守信”“光盘行动”等为内容的板报、壁画,还有绿色环保、诙谐幽默的卡通宣传画内容,吸人眼球而又不失内涵;坐落在青山区的包头市军工文化广场,市民除了健身,还常常被广场上形式各异的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宣传内容所吸引;在各个社区宣传栏中,彩绘的核心价值观装饰图画成为居民讨论的话题……这些“文明点缀”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成为市民最熟悉的风景……


近年来,青山区充分发挥公益宣传主阵地的作用,根据街头小巷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将那些原本单调不起眼的墙壁变成了反映城市风貌的画卷,增添了一个个文明的符号,变成一道道描绘着和谐、文明、人文、艺术的城市景观,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市民们的人心。


不仅如此,青山区还将志愿行动、慈善行动、文明行动,共同融入思想建党过程、依法治区实践、文明城市创建、国民教育以及行业管理,以提升市民素质、提振城市精神面貌,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到社区、企业、机关、家庭、学校,让文明的触角影响到每个人、延伸到各个领域。


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今,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公园、道路、板报、壁画、墙绘等,正以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方式,打造出一道道别致的“文明风景线”,引领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崇德向善 铸就城市文明之魂


一座城市的文明,不仅体现在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上,更体现在市民的一言一行里。青山区88岁的陈文学老人,已经成为学习雷锋、宣传雷锋精神的一张名片。59年来,在学习雷锋的道路上,他不仅是一名标兵,也是一面旗帜,成立“流动雷锋精神宣传站”,创办“陈文学红色志愿服务工作室”,作为全国十位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他“傻事”做了59年,捐款近30万元……他用行动温暖着这个城市,也诠释了这个城市——爱心之城、慈善之城、大爱包头的精神内涵。


点滴温情显大爱,壮举从来都不是偶然,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青山更加出彩新篇章,离不开丰润的道德滋养。


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青山区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推荐评选。通过大力宣传各行各业涌现的先进人物,热情颂扬他们的高尚品德,最大范围地传播他们的事迹与精神,为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起楷模和标杆。


同时,青山区通过组织开展美德少年评选表彰、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比赛、少年宫展演展示等品牌活动,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常态化,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一环;大力培养青少年典型,走进学校、家庭、社区,深入挖掘发生在孩子中间励志、暖心的感人故事,推出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青少年典型,引领广大青少年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个人的正能量能照亮一个角落,一群人的正能量能温暖一座城市。近年来,青山区将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的选树宣传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以先进典型为指引,用向善力量凝心聚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全区涌现一大批有影响的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先后荣获国家级道德模范1人提名奖1人、自治区道德模范2人、包头市道德模范8人提名奖11人;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发布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1人;评出内蒙古好人榜6人、包头好人榜3人;包头市优秀志愿者7人。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正是薪火相传的文明火种,成就了包头文明创建的辉煌业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来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实践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个永恒课题,只有逗号,没有句号;是一个崇高追求,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养成文明习惯,人人参与文明创建,个个争当文明市民,携手共建文明、和谐、美好家园!


此刻,文明的种子已经在你我心间播撒开来;此刻,文明之花正在这座城市次第绽放……


文明,是青山区最美的风景。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