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林西县统部镇肉牛产业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全镇肉牛存栏量 11万头、养殖户2500余户。2021年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自治区级“一村一品”示范镇。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衍生出粪污资源浪费、污染环境卫生等问题,为解决这一瓶颈,统部镇着力发展“企业+行政村+农户”模式,积极打造粪污回收系统。
“我们与养殖户建立了粪肥置换机制,养殖户自己开车送过来是20立方牛粪换1吨有机肥,以前我们厂上门清运是35立方牛粪换1吨有机肥。这个模式不但让肥厂和养殖户受益,更能减少粪污对环境的影响,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卫生。”福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李湘羽介绍。
“我家有40多亩地,300多头牛,每年粪肥施到地里后还有很多剩余,以前大多就是扔了。现在好了,牛粪可以换有机肥,开春耕地就可以少施化肥,不仅节约了成本,地还越来
越好了。”统部村八组村民于占清高兴地说。
在中化集团的帮扶下,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采取“外埠客商+生产园区设施基地+农户”的服务架构。2021年,合作社研制成功并推广使用人工智能早春育苗、依托全产业链体系,探索高纬度地区耕作制度的变革,打破从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生产模式。通过双茬间作种植,亩均纯收益能达到5000元,大幅度提升大田种植利润。
统部镇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宇算了一笔账:“不用有机肥每亩要用40至50公斤的化肥,成本120元左右。用了有机肥后,化学肥料可以减半使用,每亩光肥料成本就可以减少30至40元。使用有机肥种菜虽然见效慢些,但是种出来的蔬菜不仅色度、口感、品质好,产量大幅增加,而且更好销售,这也从侧面提升了效益。”
今年,统部镇利用中化定点帮扶资金30万元将统部村27栋闲置暖棚进行升级改造,配套暖棚种植巨菌草。同时,为养殖户提供优质牧草,改变牧草种植品种和结构,提升为养而种的水平。
“打造种养循环体系是基础保障和关键一环。通过示范引领逐步引导农户参与到粪污资源化回收利用、反哺土地、种植优质饲草料的闭环中来,逐步实现种养循环,在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效的同时,助推肉牛产业良性循环发展。”统部镇党委书记冯青松对打造种养循环模式充满信心。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