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赤峰市大力夯实数字经济基础建设,全力推进智慧教育建设与应用,积极推进5G应用试点,增强人才培养能力,智慧教育水平稳步提升。
近日,元宝山区一堂主题为“高中生涯四度”的示范课,以“同频互动课堂”的形式与全市各旗县区中小学近500名教师共享。示范课后,元宝山区教研中心心理健康教研员进行评课,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做总结。一堂普通的心理健康课,通过网络与全市教师观课、远程评课,共同互动交流。
因为“同频互动课堂”,盟市间、校际间、师生间教学与教研的传统教学指令和教学方式变得智能化、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也为农村教育突破了时空限制,大幅提高了教学效率。据统计,我市所有农村牧区中小学都实现了“同频互动课堂”系统全覆盖。
数字转型呼唤专业人才。培养更多专业化数字技能人才,是实现稳就业保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赤峰市逐步建立健全数字技能人才培育体系,推动职业院校专业供给侧建设,重点打造数字创意、电子商务等与数字经济相关联的专业集群,组建专业联盟,加大市域内中高职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规模。2022年,单考单招市域内3所高职联合中职招生1789人,其中535人是数字经济相关专业。
与此同时,打造数字创意产业学院,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多元化校企合作,共同建设高水平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使用数字技能的机会。赤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松山区职教中心联合松山信息数创产业园区及16家企业成立赤峰数字创意产业学院,对接北京、天津、杭州等数字创意发达地区,引入商业项目。目前,师生共同参与制作商业项目226个,产值达1900万元。松山区职教中心打造赤峰数字创意产业基地,引入16家动漫、影视、网络、文化传媒等数字创意类企业入驻,实施“工学结合、以工代训、双师带徒、专班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办学规模近4000余人。
对标数字技术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标准,为数字经济发展匹配更多数字技能人才,我市的智慧教育之路正越走越宽。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