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三下”赋能增效乡村振兴

来源:赤峰新闻网时间:2022年06月24日编辑:胡丽楠
导读: 元宝山区不断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积极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力量,推动政策在基层落实、服务向基层延伸、人才向基层下沉,以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为乡村振兴储足新动能。

元宝山区不断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积极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力量,推动政策在基层落实、服务向基层延伸、人才向基层下沉,以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为乡村振兴储足新动能。


image.png

风水沟镇灵山蕴田园综合体项目

坚持抓基础强保障


推动政策下基层


加大政策宣传,夯实发展基础。为宣传好、阐释好、贯彻好党的乡村振兴政策,各级党组织依托“农民大讲堂”“万名专家人才服务基层”行动,开展政策培训180余次,覆盖村“两委”班子成员、产业大户、合作组织负责人、新型农民等5000余人,帮助农民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政策、掌握实用技术、提高劳动技能,同时加强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兜底政策的宣传,鼓励农村群众继续鼓足干劲,打好乡村振兴主动仗。紧盯政策落实,推进发展进程。抓住上级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利契机,狠抓政策落地,在巩固原有7个中央、自治区重点扶持项目的基础上,经“镇乡申报—部门联合把关—常委会审定”程序,再完成4个中央重点扶持项目村上报工作。同时为进一步强化政策辐射效应,将重点扶持村纳入“老哈河沿线乡村振兴与绿色转型示范带”,通过一个村带动一大片,推动形成用政策“一盏灯”点燃发展“满天星”的工作格局。


image.png

突出搭平台活形式


推动服务下基层


搭建服务平台,强化资源对接。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共同体作用,区农牧、财政、林草、发改等部门与镇、村党组织联建共建,签订需求、资源、项目清单,通过队伍共建、难题共解、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服务共抓,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搭建社会化服务平台,推动服务资源向农村下沉,在抓党建、促发展上形成以强带弱、抱团发展的新局面。活化服务形式,发挥帮扶优势。党员干部结合“双访双诺双评”活动联系服务群众,围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情况,深入包联村实地踏勘走访、入户调查,聚焦各村需求,发挥本单位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与包联村党组织协商确定帮建重点和工作方向,细化明确帮建措施。年初以来,66个行政村与帮扶单位共计签订帮建协议120份,细化明确帮扶措施357项,协调帮扶资金9万余元。


image.png


聚焦添活力增动力


推动人才下基层


用活特派力量,科技引领添活力。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组建高质量科技特派员队伍,将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企业等单位人才充实进科技特派员“人才库”,同步将本地“土专家”“田秀才”等农村实用人才纳入“备选库”。截至目前,19名科技特派员围绕政策解读、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等,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普惠性服务30余次,为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用好下派人才,一线工作增动力。管好用好106名驻村干部、61名“乡招村用”人员,以待遇保障、人文关怀、正向激励等方面为抓手,确保下派干部“住得下、稳得住”,全身心投入到村级工作,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建立实行下派人员在村履职“双月督查”制度,采取“全覆盖视频检查+随机实地抽查+村干部电话核查+调阅工作日志”等形式,强化工作纪律约束,助推下派干部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