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式”金融服务为赤峰市实体经济“供氧造血”

来源:赤峰日报时间:2022年05月26日编辑:张雅娟
导读: 今年,赤峰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和赤峰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政策落实“靠前发力”原则,有力扩大信贷投放、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全力实现一季度信贷稳增长调控目标,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再创新高,成功突破2500亿元大关。

 “有了这笔担保贷款,公司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做强产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赤峰市志盛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冰激动地说。


志盛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受疫情影响效益低迷,流动资金短缺。4月初,公司向翁牛特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海拉苏信用社申请了流动资金贷款2000万元。当地政府积极为志盛牧业联系赤峰恒德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为其进行融资担保,经过快捷的调查审批,公司于4月29日顺利等到了这笔至关重要的贷款。


这一案例既是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三方联合开展“政银担”合作机制的一次重要实践,也是赤峰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生动体现。


随着赤峰全市经济不断释放新活力,快捷高效、精准细致的“保姆式”金融服务越发不可或缺。


今年,赤峰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和赤峰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政策落实“靠前发力”原则,有力扩大信贷投放、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全力实现一季度信贷稳增长调控目标,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再创新高,成功突破2500亿元大关。


记者在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中心支行了解到,截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23.69亿元,较年初新增78.37亿元,同比增长11.8%,贷款增量增速继续保持全区各盟市前列。同时,在全市宏观经济、居民收入、贷款投放三重稳增长合力作用下,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步突破3000亿元大关。3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007.2亿元,较年初新增155.24亿元,同比增长10.37%。


从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水平显著提升。1-3月,全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加快向农村牧区春耕备耕、接羔保育等重点领域和采矿、制造、建筑、批发零售等传统和科技创新领域集聚。一季度末,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096.97亿元,较2021年末新增40.6亿元,同比增长6.51%。


从金融支持市场主体情况看,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继续实现边际改善。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84.56亿元,同比增长10.47%。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3.8亿元,同比增长20.48%。


据赤峰市金融办副主任宋维刚介绍,面对新的发展定位和方向,市金融行业相应采取了新的服务举措:围绕招商引资战略,在发展开放金融上出实招。充分发挥金融资源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保险、证券、基金类企业入驻我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在发展草原特色金融上做文章。立足我市肉牛产业、牧草产业、设施农业等实际情况,以小额信用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等金融产品为重点,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入到乡村振兴领域;围绕风险防控,在发展和谐金融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大对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日常监管和风险排查力度,持续巩固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攻坚成果,严防不良贷款大幅反弹回调。


下一步,赤峰市金融行业将继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常态化的政金企对接机制,优化企业服务环境,同时大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改制挂牌上市的工作步伐,更好地发挥“输氧造血”功能,助力全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